教室后墙的挂钟指向九点,阳光透过木窗户在地板上画出光斑。7月4日至7月9日,“语翼飞翔”志愿队硬笔书法启蒙课程在平水桥完全小学的教室里准时开讲。课程组组长罗雅琪与志愿者郭明希、张轩祯携手授课,在横竖撇捺的律动中,为乡村儿童架起传统文化与纯真心灵的桥梁。

童身正笔·坐姿启文心——坐姿练习
课程伊始,“头抬高,双臂开,脚放平!”开课口令响起,孩子们立刻挺直腰背。支教老师轻托学生手腕,示范“笔拿高、一关节、两点靠”的执笔要诀,铅笔在田字格上落下第一道沉稳的横画。四年级学生李昕在练习本上工整写下“正”字,体会到写字如盖房子,姿势就是地基。教学团队将书法精髓凝练为“正、匀、韧”三字心法——以身正培养仪态,以笔匀锤炼耐心,以锋韧磨砺心性,让品格教育融入基础训练。

笔画筑基·墨韵悟筋骨——笔画练习
接着,团队队员细致讲解运笔要点:起笔收笔需慢而稳,行笔可轻快流畅。孩子们专注练习,笔下字迹逐渐有了变化,转折处稍顿蓄力,直行时迅捷轻盈,在墨线的轻重节奏中,感受汉字内在的韵律。
课堂高潮在“创意书写”环节展开。支教队员引导孩子们观察“人”字结构,理解一撇一捺需穿插避让才能站稳的道理。孩子们在习字中体会笔画呼应,有的还将汉字与生活场景联想,让规范书写与自由想象结合,使汉字成为可亲近的文化载体。

创意生花·童心解字理——纠偏检查
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构成乡村夏日里的独特声响。书法课不仅是技巧训练,更是心灵滋养。孩子们在横平竖直中领会“正”的品格,在点画匀称间感受“和”的智慧,在提按转折里体验“韧”的力量。一页页工整的习作,是心性的沉淀,也是文化基因在幼小心田的萌发。
墨迹渐干,而孩子们对汉字之美的感知愈发清晰。这堂书法课在方寸格纸间铺展出通往文化根脉的小径,当孩子们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专注的姿态与灿烂的笑容,已融入乡村美育的图景。笔锋所至,墨香所及,传统文化的种子正在破土,静待成荫,落在纸上的每一笔,都是对未来的无声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