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自2011年开办以来,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优良。2015年6月通过湖南省学士学位授权评估。本专业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财经知识,熟悉第二外语,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财经、商贸、文化、科技等领域工作的专门人才,特别是能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文教机构等部门从事与英语相关的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以及一批满足学生实践需求的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逐步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努力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宽、应用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思路,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管理与服务一线,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较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在政府涉外部门、外向型企业、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应用能力和较为全面的素质。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科学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体培养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
(1)基础性知识。具有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意识。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
(2)专业性知识。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意识。熟悉国际商务、金融、财会等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相关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工具性知识。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互联网等相关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4)通识性知识。具有一定的体育、军事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人类文明发展、世界优秀思想文化,掌握科学常识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状态和趋势,形成比较均衡的知识结构。
2.能力要求
(1)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取英语专业的理论前沿知识和行业需求的新知识,具备自我学习知识、自我消化知识、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2)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够运用英语及相关知识对英语语言、英美文学和英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具备熟练使用英语进行听听、说、读、写、译,从事经贸、商务、外事等工作的能力。
(3)创新思维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能把握英语语言发展趋势,创造性解决与英语知识和行业相关的问题。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达到毕业要求。
(4)其他能力。具有较好的书面与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活动组织策划能力,熟悉计算机操作,了解财经大数据一般处理方法,有一定的第二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3.素质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全面的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创新创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热爱劳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人文科学素质。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了解自然科学常识,跟踪科技发展动态,对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3)专业素质。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基础,能自如得体地将英语语言能力运用在各种跨文化交流的场合,了解英语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国内外金融发展动态。
(4)创新创业素质。牢固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理念,具有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达到毕业要求。
(5)身心素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体质测试成绩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四、毕业合格标准及学分要求
达到学校规定的本科毕业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最低修满160学分,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合格,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本专业总学分及各环节学分的具体要求见下表:
1. 理论课程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时 | 学分 | 百分比(%) (占总学分比例) |
思想政治课 | 必修 | 280 | 16 | 10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320 | 18 | 11.3 |
通识教育课 | 必修 | 262 | 11 | 6.8 |
选修 | 160 | 10 | 6.2 |
学科(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704 | 44 | 27.5 |
专业课 | 必修 | 288 | 18 | 11.3 |
选修 | 288 | 18 | 11.3 |
合计 |
| 2302 | 135 | 84.4 |
2.实践课程学分分配表
类别 | 学周+学时 | 学分 | 百分比(%) (占总学分比例) | 备注 |
实践课 | 35w+118 | 25 | 15.6 | 含军训 |
理论课程中的课程实践 | 316 | 19.75 | 12.3 |
|
合计 | 35w+434 | 44.75 | 27.9 |
|
总学分:理论课程学分+实践课学分=160(说明:理论课程中的课程实践学分已计入理论课程学分,自主学习计学时不计学分)
五、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核心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跨文化交际、西方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