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星辰在线: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暑期课程《新媒体理论与实务》邀请多名专家来校讲学

供稿人:田祝 李成家责任编辑:root2022-07-05点击次数:

星辰在线7月5日讯(通讯员 田祝 李成家)6月28日-7月1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暑期课程《新媒体理论与实务》开班授课。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及政府宣传部门的领导围绕融媒体发展、外事新闻报道、丝路文化传播、媒介产业演化等专题为师生们作了四场讲座,每场讲座吸引师生近200人到场聆听。

范明献教授讲座现场

6月28日下午,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范明献教授以“融媒体:概念、发展及理念”为主题,分享了关于融媒体研究的热点问题。

范教授结合新近案例,描绘了新闻传播行业媒介融合的发展与研究状况。在理论层面,他从“媒介融合、新媒体、全媒体与融媒体”的角度,对各个概念进行了解析,并分析了媒介融合的动力与融媒体的发展、以及四种融媒体理论思维方式。在历史维度,他从上世纪学者的理论专著到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状况,跨时空性地的延展,展示了融媒体研究的理论广度与深度。范教授的讲座让同学们开阔了媒介融合的理论视界,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把握住传媒业界与学界的前沿动态。

邓高红处长讲座现场

6月30日下午,湖南省委外事办新闻文化处处长邓高红为我校暑期课程《新媒体理论与实务》授课。他以“向世界讲好湖南故事——浅谈外事新闻报道采写工作”为主题,介绍了外事新闻的概念,并结合众多湖南外事新闻报道案例,指出外事新闻采写要坚持政治站位高远、报道方案周密、相关背景熟悉、角度新颖、用词妥当、审核严格等要求,通过报道讲好湖南故事。他还结合外交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协办的湖南全球推介活动为例,展示了湖南宣传片,深化了同学们对国际传播的感知,并呼吁同学积极加入到宣传湖南工作中,为推广美丽湖南贡献智慧与力量。

彭祝斌教授讲座现场

7月1日上午,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彭祝斌教授作了“智媒时代丝路文化的影视传播”的专题讲座。彭教授指出,信息技术的第五次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智媒时代,中国在智媒时代的国际传播中要注重通过影视传播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丝路文化是世界各国“共存、共谐、共荣”为主要精神内核的中华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做好丝路文化的影视传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丝路文化影视传播实践上,要把握好战略叙事,创作好丝路故事;要创新生产方式,制作好丝路故事;要拓宽传播渠道,传递好丝路故事;要尊重各国文化差异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促进丝路文化的传播。

肖赞军讲座现场

7月1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肖赞军教授作了“商业模式与传媒产业演化”的专题讲座。肖教授以“‘旧媒体’为何往往有绝路逢生的能力?”的问题为引子,从商业模式与媒体大众化、商业模式与传媒垄断、商业模式与传媒“衰亡”三阶段,阐述了商业模式与传媒产业的关系。他指出在数字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正经历断崖式下滑,商业模式正面临崩塌,人们对新闻的需求逐渐分化与浅化,新闻传播的渠道变得微化与聚合,大部分受众远离了深度与真实,而青睐从互联网聚合平台获取内容,传统媒体正面临内容连接能力弱、生产内容及广告被覆盖、难以激起网络经济、信息媒体巨头跨界竞争激烈等困局。最后,肖教授他引导同学们在快节奏时代不仅要紧跟时代潮流,掌握时事热点,还要具备对传媒内容的反思乃至批判能力。

此次暑期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我校师生更好地理解传媒业的发展现状、前沿动态与研究热点,开拓了同学们的媒介视野,提升了大家的媒介素养。


报道链接:https://xjll.changsha.cn/xctt/html/113247/20220705/1274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