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孕莲老师在主讲示范课。
(本网讯)4月25日下午,我院全体青年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在新阶一教室聆听了“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唐孕莲老师的教学示范课。副院长樊晓平、刘建民,院长助理张玉芬也来到现场听课。
一起朗读课文的学生。
唐孕莲老师讲授的课程是大学语文,讲授的内容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她从回顾词在北宋的发展中入手,简要介绍了苏轼生前一些有趣的典故以及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了苏轼“豪放派词人”的艺术形象,一下子紧紧吸引住了听课的老师和学生。接着,她话锋一转,提出苏东坡真的只有“豪放”,而没有“婉约”吗?由此引入本堂课的主讲内容。
认真听课的老师们。
随着多媒体屏幕上展示的苏轼飘逸的身影,唐孕莲老师深情地朗诵起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首“千古第一悼亡词”,顿时全场鸦雀无声,大家被充满感情的声音和词中表达的意境深深吸引住了,仿佛随着苏轼进入了梦境之中,看到他正望着深爱的妻子在“小轩窗,正梳妆”,终于见面了,没有久别重逢的欣喜,没有卿卿我我的缠绵,甚至没有刻意的嘘寒问暖,却只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悲伤。大家在唐孕莲老师逐字逐句的解析下,被作者在词中所流露的真挚感情所深深打动,随作者一起入梦——记梦——梦醒,感受着作者入梦的凄苦无告,梦中的悲恸无言,梦醒后的断肠无奈,甚至听到作者那撕心裂肺的痛苦之声,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在对豪放代表人物苏轼撰写的婉约派词的解读中,唐孕莲老师的讲解透彻,分析深入浅出,把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教学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情入景,以情感人,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美和一堂成功示范课的感人魅力。课堂中,学生们抢着回答唐孕莲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与老师互动,气氛十分融洽。
樊晓平副院长进行课堂点评。
课后,樊晓平对授课进行了简要点评,认为课程讲解生动、透彻,分析深刻、独特。唐老师不仅对词的内涵、思想情感、写作手法进行了讲解,也用故事和场景再现的形式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这首词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在网络化时代,《江城子》很好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不仅应该学习苏轼在诗词上的创新精神,也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他希望全体教师通过听取示范课不仅要借鉴好的授课方法,还要将感情倾注在课堂和学生身上,并幽默地改编苏轼的话“天下无一不是好人”为“学校无一不是好老师”,表达了他对全体教师的深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