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学院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大会

供稿人:唐雄伟责任编辑:何妍2014-03-25点击次数:

会议现场。

    (本网讯)324日下午,学院在五楼视频会议室召开大会,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全国政协委员、学院院长伍中信以参会的亲身经历,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张天晓主持,学院副处以上行政干部、各教工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张天晓主持会议。

    伍中信首先介绍了全国“两会”概况和改进优良会风的情况。他说,今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与历次召开的“两会”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会形式简约,投入节省,没有任何铺张浪费现象,如代表的自助餐相较于往年在种类上减少了三分之二,饮用矿泉水也限量供应;二是会场布置有较大改变,如播放国歌不再发放歌词和用屏幕显示歌词,而要求代表们将歌词默记于心中;三是闭幕式没有安排主持人,减少了渲染,使得会议风气清正。

伍中信向与会者传达“两会”精神。

    接着,伍中信通报了习近平、俞正声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参加全国“两会”一些团组审议讨论的情况。在参加全国政协少数民族代表团时习近平强调,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俞正声参加教育组的讨论时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教育体系尤其是基础教育要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待遇,同时强调教师的业务一定要精,品德一定要高尚;教育不公平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改变。

    之后,伍中信就全国“两会”的热点议题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代表委员们提出了许多建议,认为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应是当前改革的重点。比如当前反“四风”,大家认为必须要抓,尽管部分人感到很难,但这是正常的,要坚持,而且要形成长效机制。伍中信就此还列举了一个中美市长在互访招待时对待餐费的不同态度的例子,生动地说明反“四风”需要社会的自觉和法律的约束。

    伍中信还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涉及到教育方面的进行了重点回顾与解读。伍中信指出,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要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要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学校;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伍中信认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达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改革还存在诸多困难。要深化、细化教育改革,必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理清政府与高校的权限,及时给高校松绑,实现“管、办、评分离”,改变政府与学校的上下级领导关系,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高校管理体制上要进行改革,高校要去行政化,取消行政级别。在谈到高校行政化的弊端时,伍中信列举了高校行政化在现实中不合理或不科学的种种表现,如高校领导干部不能搞科研的问题、高校领导不能在企业里兼任独立董事问题、坐班制问题等,这些制度或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积极性,也限制了课堂与企业的接轨,甚至影响到了群众路线的实施和开展。他认为,高校要尽快实现“去行政化”,充分体现教师在学术上的自由和在心灵与思想上的自在。高校要借鉴国企改革经验和发展模式,引进民营企业,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同时,高校的社会评价机制要改变,要让学生成为学校的评价主体。

    张天晓高度评价了此次会议的学习内容,认为伍中信传达学习“两会”精神全面深刻,结合学校的管理谈到了一些深层次问题,既接地气又予人启迪。他要求与会人员认真领会与贯彻“两会”精神,并结合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