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第四届学术节七系辩论赛决赛圆满结束

供稿人:记者团 杨倩/文责任编辑:何妍2014-05-30点击次数:

    (本网讯)527日晚,第四届学术节七系辩论赛决赛在大礼堂举行,工商系符太浩、法管系黎钰林、基础课部邓珮淇担任评委老师。

    经过层层闯关,七系辩手激烈争逐,工程系与会计系最终突出重围,在大礼堂上演了一场巅峰对决。此次比赛的辩题是“大学校园的秩序维持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

    一开场,正方工程系代表队便通过表演一个经常旷课的不良少年因为自己反省而最终洗心革面,从而成为一名好学生的情景剧来表明立场:大学校园的秩序维持主要靠自律。并在开篇立论中说道:“任何时候都应该做个真诚的人,从内心出发,不是仅仅把自己的事业当成谋生的手段,仅仅以达到他人设定的标准为目标,而是自发自觉地去热爱它。”光靠他律来约束人,不仅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执行者也难以保证自律。反方则挥舞着理性的标尺,指出依靠大学生自律来维持校园秩序的不现实性,同时需要约束的主体也存在多样性,包括教职工、商家等,每个人的自律也各不相同。

    在时长120秒的盘问环节中,双方你来我往,连连抛出“怎样培养自律能力”、“在自律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依靠自律来维持秩序”、“他律的目的是什么”、“他律是否一定需要严苛的规则”、“为什么尽管有监考老师和监视器,却依然存在作弊现象”等一系列尖锐问题,发人深省。在随后的盘问小结中,反方二辩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大学生自律能力还需培养,且个体情况各不相同,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故维护校园秩序主要依靠他律。正方二辩则旁征博引:“他律如果不采用严苛的惩罚措施,不自律的同学就会钻空子,制定制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而非其他……”

    在接下来的自由人对话和自由辩论中,反方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在经历了12年的他律教育以后,如果骤然取消规章制度,维持秩序主要依靠自律,那么人人都会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正方则强调大学应该以培养出自立自律的人才为目标,他律显然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且如果依靠他律,执行者本身的自律意识也无法保证。斯大林模式算是严苛的他律,却导致苏联的解体。反方举例说,正是因为自习室出了占座条例,才给更多的学生带来了便利。正方则举例说,即使国家加大了查处食品安全问题的力度,却还有地沟油的存在。走出大学,谁来他律?正方认为,他律只会把自己的问题压制下去,自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方却认为,点到制度存在多年必有其可行性,限电制度是学生安全的保证。双方针对自己的观点分析内因外因,据理力争,各执一词。

    在评委提问环节中,老师们向正反双方分别提出“站在自律角度,该怎样看待高校自治的问题”、“如何理解君子慎独这句话”等问题。此外,师生还就“如何看待强制性要求学生前来观看比赛”这一具体实际的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在总结陈词中,反方再次指出现实和理想存在差距。制度会随着时间的变迁不断完善,因而具有长久性,稳定性。同时,从院领导接待日、校园招聘准入机制保障学生权益的等具体制度来说明他律的重要意义。正方则从制度缺乏灵活性的一面,如点到制度只能解决出勤率问题却解决不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的问题,强调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自主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成为流水线上的商品。理想需要努力才会变成现实。

    院辩论队队长上台发言时说到,辩论赛有它本身的风采,热爱辩论的人都会被它所吸引,虽然舞台如战场,但也是见证精彩的时刻,在辩论中获得成长是最大的收获。此后,各系辩论队队长依次发言“有很多东西因为三年等待,数千人的期望所以值得,因为值得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是他们对学弟学妹最真诚的期许。

    邓珮淇对比赛进行了点评。她肯定了整场比赛流程完整,正方幽默风趣,反方气势铿锵,各有特色,但也指出双方辩论素材不够充分、过于纠结字面、辩论不够深入等不足。她说,所谓自律和他律,其实蕴藏了战国时期儒法2家关于“法制还是德治”的争论。并勉励大家看淡输赢,在大学期间共同制造回忆来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

    最后,会计系获得最终胜利,“最佳辩手”则花落正方二辩。至此,学院第四届学术节七系辩论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