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现场。
(本网讯)6月4日下午,我院在二教新阶一教室举办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会,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谢静涛作题为“信念点亮人生,坚守成就事业”的先进事迹报告。报告会由党委书记张天晓主持,学院全体党员、副科及以上干部、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教育实践办工作人员聆听了报告,并观看了《院士情怀》《山村红烛》《桥与爱》《党旗下的誓言》等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宣传片。
谢静涛教授在作报告。
谢静涛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高级心理咨询师,省委宣讲团成员,2010-2012年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曾荣立省政府一等功,兼任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医学会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张天晓主持报告会。
坐在讲台上的谢静涛看起来很瘦弱,她的开场白很特别:“如果走在人群中,我很快就会被湮没。” 报告在平实朴素的叙述中展开,她的语言十分轻柔,并不像一般报告会那么铿锵有力。但随着她近乎拉家常式的叙述,会场慢慢安静下来,全体听众专注地听她讲述为事业、健康与信念艰难跋涉、奋斗不息、抗争不止的动人故事。
谢静涛说,她的生命里,最重要的是“坚守”两个字,一是对事业的坚守,二是对健康的坚守,三是对信念的坚守。“在成长的岁月里,有一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说的‘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话影响了我一生。”
2002年,留学归来的谢静涛回到母校,与另外两位刚毕业的年轻女老师一起着手创办应用心理学专业,开始曲折的摸索。为了做好课程结构设置和搭建好学生社会实践平台,谢静涛克服经验与经费缺乏、师资不足、课业繁重等重重困难与压力,与兄弟院校的专家交流听取建议,与毕业校友座谈了解市场需求,到韶山路所有中小学走访寻找实习点,平均每年肩负5门以上课程、500课时以上的教学任务,开展各类教学探索与研究……经过多年艰辛努力,应用心理学专业得到不断发展,也被同行业逐步认同。
虽然事业已有起色,但病魔竟与她不期而遇,谢静涛检查身体时发现自己患了胃癌。身为医生的她知道,癌症很可怕,但也始终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既然没有别的路可走,她便一往无前,积极应对生命里的变数,一边手术治疗一边坚持给学生上课。
但胃癌手术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痛苦,以及因儿子高考失利的情绪波动,让她的病情时有反复,当被告知病检结果又发现三种癌前细胞且死亡率高达83%必须切除胃时,她感到了空前的无奈与无助,躺在沙发上作各种身后事的想象,比如儿子将来的生活、追悼会用哪张照片、遗体的捐献……直到医院一件急需她到场干预危机事件才打乱她的胡思乱想。然而,忙到晚上的她回来后却猛然发现,自己的消极情绪已然消逝,现在与之前判若两人,至此她终于明白——人是活在一种精神里,其实不是事业需要我,而是我需要事业。“人到绝处便逢生。‘我要活下去’这种强烈的求生欲望支配着我,‘我要继续工作发光发热’的念头驱动着我,我决心继续化疗和上课。”奇迹发生了,经过一系列以中医为主的治疗、调理和锻炼,一个月后检查发现,三种癌前细胞出现逆转!到现在,她的身体状况已基本恢复正常。
近两年来,浴火重生后的谢静涛完全恢复了原来的工作量,还承担了三个半天的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三尺讲台上,她传授给学生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有现身说法与病魔勇敢抗争的感化教育。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她“谢妈妈”,在“谢妈妈”生日时集体为她营造温馨气氛,送上祝福歌曲、爱心气球、康乃馨和蛋糕,让她感动得热泪满面。她动情地说:“如果说老师是蜡烛,那么学生就是氧气,因为有了氧气蜡烛才能燃烧,才能点燃自己照亮别人。”
“一个人只有放下一切时,所有的问题都不成问题。”随着谢静涛送给全场听众的感悟,大家再次报以敬佩与动情的热烈掌声。
报告会后大家一起观看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的宣传片。
随后,大家观看了讲述中国工程院院士、胜利油田资深首席专家顾心铎,北京中学老师王冬梅,山村教师王明玉,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严意娜,宁波市公安局原副局长、老党员徐全洪等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的宣传片。
报告会结束后,很多老师表示,这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都非常感人,深深地触动了灵魂,给人以无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