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湖南师大民族管弦乐团为我院带来高雅艺术

供稿人:杨倩(记者团) 摄影:汪洋责任编辑:何妍2014-06-11点击次数:

音乐会现场。

    (本网讯) 6月9,“高雅艺术进校园——湖南师范大学民族管弦乐团巡演音乐会在我院大礼堂上演,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洗涤灵魂的视听盛宴,彰显了高雅音乐的魅力。此次活动由院团委主办,由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康涛指挥。

表演瞬间。

    院团委书记王兴界致词,欢迎友校乐团到来推动高校高雅音乐发展,并介绍了我院的校训与历史等,勉励同学们走近大师聆听经典,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提高自身审美素养。

表演瞬间(2).

    音乐会在大家的期待目光中拉开序幕,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曲目《庆典序曲》乐曲吸取京剧元素,通过唢呐等乐器来表现新年庆典的场面,其节奏时而急促时而柔缓,曲调扣人心弦;《酒歌》结合了彝族的音调和西方爵士乐的元素,描述了少数人民举酒欢歌的场面,体现了浓厚的民族色彩;《跑旱船》由竹笛专业的同学们演奏,表演诙谐,笛声悠扬嘹亮欢快,表现了劳动人民跑旱船时的热闹场面;《临安遗恨》是一首古筝协奏曲,取材《满江红》中对岳飞在国家危难之际奸佞当道报国无门的悲愤的描述,抒发了民族英雄悲凉壮烈的感情;《京调》则模拟京剧唱腔,体现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晴雯歌》《骏马奔驰保边疆》由青年男中音歌唱家陈刚演唱,是一首热爱边疆保卫边疆的金曲;《好汉歌》为影视作品《水浒传》主题曲,结合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民族曲调,体现了梁山好汉豪胆侠义,宁死不屈的精神;《北京喜讯到边寨》描述的是当粉碎四人帮喜讯传来后,边疆人民载歌载舞欢腾庆祝的热闹景象。

    除了引导同学们体会高雅音乐的深刻内涵,欣赏传统民族音乐的艺术国粹,此次民族音乐大课堂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具体民族乐器音色,民乐团的编制,以轻松的方式普及相关音乐常识,从小处让同学们窥探乐手内心世界。我国民族管弦乐团源于20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共分为拉弦乐器组、弹拨乐器组、吹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其中,弹拨类乐器为我国特有,包括柳琴(又名土琵琶)、琵琶、阮、羊琴等乐器。由琵琶弹奏的《琵琶语》声音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悦耳,由羊琴演奏的《梁祝》则让人们沉浸在凄美爱情故事的悲伤里。吹笛乐器包括梆笛、唢呐、笙等乐器。在介绍打击乐器组时,震人肺腑的大鼓不禁让人有种置身于古代战场上两军对峙的感觉,在介绍低音锣时,主持人还带领观众大喊威武,模拟了古代升堂时的场景,寓学于乐,此外打击组乐器还有排鼓和木鱼。最后一类是拉弦组乐器,包括二胡、中胡、高胡、大提琴、低音提琴,其中《赛马》为二胡名曲,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为西洋乐器填补民族乐器中缺少低音乐器的空白。它们一起造就了民乐团的声部。

    “音乐大课堂在悠扬的音乐中落下帷幕,全场听众尽兴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