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座谈会现场。
(本网讯)为庆祝全国第30个教师节,使全院广大教职工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9月10日下午,学院在办公楼视频会议室举办了“教师节青年教师学习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学院全体领导,青年教师代表,暑期赴美澳培训的教师代表,各系部主任、书记,人事处、教务处、党政办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学生代表共50多人。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张天晓主持,院长伍中信发表重要讲话。
张天晓书记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首先由暑期赴美教师代表财金系教授高建良、信管系教授谢勍作交流发言。高建良教授在发言中着重谈到了他对美国的一些初步感观。他认为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制度设计非常科学,社会治理结构合理,有着良好的空气质量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在高校中,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具体表现在:一是面向市场设置专业;二是课程体系按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设计;三是师资按专业定位、发展和人才培养方案配备;四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五是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全面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六是对学生的生活关心非常细致具体。他建议学校一是要按制度办事;二是要营造良好的尊重人才的氛围;三是调整专业学科结构,打造品牌专业;四是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小班教学;五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六是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类似的培训可适当延长时间。
伍中信院长发表重要讲话。
谢勍教授在发言中着重谈到了美国无论什么类型的大学,都有准确的办学定位,明确的培养目标,清晰的教学理念,重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授治学,提倡为社区服务,为他人服务。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把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讲究信用,务实,不追求奢华。她感受最深的是美国同行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心与帮助。她建议学校,一是重视老师实际工作经验、实践实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二是教绩考核做到更有实效,扩大影响;三是根据学校现有办学条件,适量控制招生规模,不盲目扩大;四是提供更多让学生走出国界的机会,开阔眼界。
高建良教授谈他对美国的一些初步感观。
赴澳大利亚学习高校教师TESOL方法论课程教师代表外语系年轻教师法小鹰、万聪随后分别发言。她们全方位地介绍此次培训包括课堂教学、教学实习、教学观摩、文化交流和生活体验的收获与体会,特别是对澳大利亚培训教师的敬业精神、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近乎完美的课堂设计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表示了由衷的敬佩。她们说,通过此次培训,从中也学会了如何进行语音、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的有效教学,增强了关注学生的情绪压力、焦虑和孤僻等心理问题的意识,全方位开阔了教育教学的视野,明确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端正了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使每一名参与培训的老师知道 “如何”正确地教英语,并表示要尽快转变观念,将在澳大利亚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谢勍教授谈美国大学老师的敬业精神。
伍中信最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对全体教师表示了节日的祝福和慰问,对全体教职员工为学院建设与发展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学院发展的每一个足迹都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的关心与支持,学院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凝聚了广大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与辛勤汗水。他嘱咐相关部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在全院上下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法小鹰老师谈其在澳大利亚的学习感受。
在谈到安排教师出国培训时,他说,近几年学校加大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在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今年安排了40多位教师出国培训,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同类学校中极为少见的。从刚才老师们交流发言的情况来看,这种培训是很值得的,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力度,不断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面对在座的年轻教师,他指出,学校的未来在于年轻人,年轻人的出路在于思路。他希望学院全体青年教师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万聪老师着重介绍其在澳大利亚的文化交流和生活体验。
他殷切寄语学院全体教师,一是要用心对待学校,对待学生,把学校当做家庭,把学生当作家人;二是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淡泊名利,树立为社会多做贡献的价值观,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三是刻苦钻研教学科研。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板凳愿坐十年冷”。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潜心学问,乐于奉献。四是真正关心学生,服务学生,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名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多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不断进步。他最后祝全体教师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座谈会上,赴美国和台湾地区交流的学生代表还作了学习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