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学院突出特色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供稿人:刘天浩责任编辑:何妍2014-10-20点击次数:

    今年2月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学院党委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稳步推进,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四风”问题,贯彻整风精神,着力抓好整改落实,巩固扩大活动战果,推进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学院的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1.以问题整改开局起步,解难题、办实事、转作风,做活动带头人

    为确保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不虚、不空、不偏,让群众一开始就真正看到活动带来的变化和成效,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党委结合去年省委派驻省属高校第二巡视组反馈意见和院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以及教代会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突出问题导向,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一是继续认真落实2013年巡视组整改意见,针对办学思想,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办学的财务分析、规模分析、条件分析,明确了学院定位,确定了近五年的办学规模为12000人左右;解决了水电改造、学生热水直饮水进宿舍、学生空调自习室开放等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即知即改,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超规格超标准办公用房进行整改。开学第一件事就是搬办公室,书记校长带头,本学期第一周即对所有院领导办公室进行全面调整,中层干部办公室调整于3月底全部结束,零成本、高效率、不动砖木结构完成了办公室的搬迁,清退面积725.31平方米;三是规范了“三公”经费管理。在原已进行公务用车改革和无纸化办公OA系统的基础上,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严格“三公”经费的使用,并在2014年初预算中削减了行政运转经费10%。取消了一年一度的离退休教职员工团拜餐会、春节联欢会、博士教授联谊会和中层干部外出学习参观等活动。

    2.以“双百”活动为契机,察民情、知民心、解民忧,做群众贴心人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开展“双百”活动,院党委书记、院长等12位院领导,走访了120余间学生寝室、100多个教职工家庭。通过深入寝室、课堂、职工家里,与师生亲切交流,一方面把组织的关心和温暖送给了一线青年教师、学生以及老同志和困难职工,另一方面与一线教职工拉家常、听意见,拉近了领导与群众的距离,听取了教职工关乎切身利益问题的真实呼声以及对学院发展的真知灼见,收集到各类意见400余条,摸准了问题症结,汲取师生智慧,为逐一解决各方面具体问题,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夯实了基础。老师们都畅所欲言,为学院长远发展和建设献计献策,院领导耐心解答了学院目前的政策举措,对大家广泛关注的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进修学习、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后勤管理、干部作风等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与大家一起探讨了人才培养、学院定位、内涵式发展、校园建设等关乎学院发展的问题。同时也化解了个别职工心中的误解,消除了一些职工与国家政策和学院举措不一致的认识和看法。院领导在走访百间学生寝室时,经过“下寝室、看环境、除困难、解困惑”,一方面了解关心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主要困难,对能够立即解决的如设施维修更换、宿舍网络、安全管理、购卡时间不科学等问题当场或限时予以解决,对无法现场解决的问题如屋顶漏水、门窗老化、环境改善等问题带回即刻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解决,让学生们深切体会到院领导服务学生的务实作风;另一方面注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就师德师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考研、就业、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进行亲切交流,认真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同时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过好大学生活,做好人生规划,学好练好本领。

    “双百”活动让一线教职工和学生能够直接与院领导交流,表达内心想法,拉近干群距离,重建沟通渠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师生关系。院领导俯下身子,深入查找问题,即知即改,不走过场的工作作风,让师生看到了院领导务实为民的工作作风的转变,增添了全校师生团结战斗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信心和动力。

    3.以建设阳光服务中心为桥梁,转职能、提效率、共监督,做好群众的服务者

    为从根本上理顺干群关系、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进管理改革,转变服务职能,杜绝慢政、怠政等慢作为、不作为现象,切实改进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今年4月以来,我院启动了网上阳光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在学院门户网站主页建立了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在学生人流集中的地方,开放了实体办事服务大厅。以网上服务和实体服务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诉求联动反馈机制和多元互动的服务机制,构建了一个以阳光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多元、开放的公共治理结构和大服务体系以及受理分类、调查核实、部门会商、回复回访、督查督办、问责处理等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的运转机制,杜绝了拖沓、推诿、扯皮现象,实现了从单部门服务向系统整体服务的有效转变,由原来的被动应付式的服务,变为积极主动的一站式服务,提升了管理服务部门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网上“教育阳光服务中心”,设置了办事流程、我有话说、回音壁等8个栏目,为师生提供实时在线服务,集咨询和申请办理事项的审核、批转、限时办结及回复、警示灯提醒等一体,让师生能够随时随地了解信息、表达诉求。实体服务大厅设立了卡务服务、报考、维修等与师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服务。试运行以来,已累计网上受理师生意见达167条,其中办结完毕并回复的有61条,正在办理的106条。同时,把开展活动以来,对师生反映的合理诉求还没有整改到位的问题全部登入阳光网络平台,确保整改一个销号一个,一件件抓落实。923日服务大厅投入使用至9月底,共接待办理卡务办理、图书借阅、考试报名、宿舍维修等事项1000余人次。以前,即使是简单的宿舍维修也至少要经过4道以上程序(门卫登记、学生处转后勤处、后勤处转维修服务公司、维修服务公司安排人员上门维修)报修,数天才有维修人员上门解决问题,现在只有不到1分钟的时间,即可在学生服务大厅直接报修,即刻或当天内就能由维修服务公司安排人员上门维修;以前办理购卡、选课、重修、查询成绩、请假等事务要耽误上课时间跑办公楼办理,有时要几次才能办好,现在利用下课时间几分钟,在教学楼旁的学生服务大厅窗口即可办好。通过阳光服务平台,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让师生了解信息、表达诉求、办理日常事务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实现了在寝室和家门口接受服务,在最方便的地方办理日常事务。通过制度建设,把教育阳光服务工作制度与督查督办、部门绩效考核、干部考核、行政问责等制度结合起来,从而推动了教育阳光服务工作的深入进行。过去有少数干部职工服务意识不强,对群众的诉求敷衍应付、相互推诿,甚至置之不理,使群众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现在师生诉求渠道畅通了,合理的诉求受理和办理情况都置于全体师生的相互监督之下,领导干部必须耐心倾听师生意见,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否则将被问责。建了阳光服务中心后,反映解决问题反应快速,群众点赞多,领导和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师生的怨言少了很多,师生需要什么,学校要做什么,方向性更加明确了,既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及学院和谐稳定,又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如今,阳光服务中心已经成为院领导和各部门与师生联系的有效渠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了学校联系沟通家长的桥梁,服务社会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