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寻访建校者后裔 探索学校办学历史

供稿人:唐雄伟 摄影:唐雄伟责任编辑:何妍2016-11-25点击次数:

    (本网讯)为探索学校初建即“私立厚生会计讲习所”时期的办学历史,进一步沉淀我校的历史文化底蕴,1119-22日,党政办主任杨安娜、宣传统战部副部长唐雄伟前往上海寻访建校者——陈家瓒、陈家灿的后裔。

    学校前身始于1933年的“私立厚生会计讲习所”,创办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经济学家熊崇煦、李肖聃、王季范、陈家瓒、陈家灿等人,陈家瓒任所长。陈家瓒与陈家灿是亲兄弟,他俩早年同时官费留学于日本,归国后致力于传播包括复式记账方法在内的西方近代财经理论,并以办学和创办书社、翻译西方著述来传播中西先进文化,践行“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之志,助推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然而,由于1938年那场文夕大火,位于长沙市潮宗街的私立厚生会计讲习所被烧毁殆尽,又经过数十年的世事变迁与城市发展,至今已难寻讲习所办学旧址。

    此前,学校已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了解了这些创办者的一些情况,但尚未掌握讲习所的准确位置与具体办学情况。经过多方调查,学校获知陈家瓒的后裔现居住于上海。为此,杨安娜与陈家瓒的孙子陈克勇、孙女陈克明以及陈家灿的孙子陈克恭取得了联系,约定了会面时间。

    19日,杨安娜、唐雄伟二人携带查找到的有关陈家瓒及其后裔的资料赶赴上海。

对陈家瓒后裔进行访谈

    在会面之前,杨安娜、唐雄伟分别前往陈家瓒女儿陈詠声、儿子陈希声生前的工作单位——上海文史馆与上海疾控中心,调取陈詠声和陈希声的档案资料,希望通过资料查找到陈家瓒办学的有关情况。尽管陈詠声和陈希声的档案资料保存完整,但对其父的记述并不多,其中提及其父曾考取官费留日,参加过辛亥革命,担任过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也曾与其兄弟创办过群益书社,但在办学这一方面鲜少涉及。

与陈家瓒后裔合影。右起一至三分别为陈克恭、陈克明、陈克勇,左起一、二分别为陈克涛、陈克希

    在仔细翻阅档案并做好有关线索与情况的记录后,杨安娜、唐雄伟按照约定的时间与陈家瓒的孙女陈克明、孙子陈克勇及其侄孙陈克希、陈克涛,陈家灿的孙子陈克恭进行会面。适时已是午时,大家一边用餐一边热切地聊起陈家瓒及其家族的往事,零星的线索在不断地回忆中渐渐有了许多相关的联系与可拼凑的画面,一些史料也获得了部分印证。饭后,陈克明等接受了杨安娜、唐雄伟的访谈与录像,他们各自叙述了自己从父辈或别处获知的对陈家瓒的印象与情况,并高兴地表示,学校对他们祖辈办学历史的重视令他们家族十分感动与感谢。目前,他们正在设法收集相关资料。如果查证到有关陈家瓒、陈家灿当年办学的资料,将及时联系学校。

中国会计博物馆调研

    22日,杨安娜、唐雄伟前往中国会计博物馆和复旦大学校史馆开展调研。中国会计博物馆副馆长姚水林介绍了该馆筹建与运营后的相关情况。中国会计博物馆是全球第一家在建会计专业博物馆,旨在利用博物馆强大的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功能,进行会计历史文化遗存的抢救性收藏与保护,弘扬会计文化,促进会计教育、会计学术研究及交流。馆内的内容与藏品均呈现专业特色且比较丰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志愿者杭同学为杨安娜、唐雄伟参观该馆作了引领与介绍。下午,杨安娜、唐雄伟参观了复旦大学校史馆。复旦大学校史馆外观古色古香,内部铺陈有序,层次分明,分十一个部分展示了复旦百年的沧桑历史和历年来的发展成就,犹如一部恢弘的历史画卷。为了更好地借鉴、学习两馆的经验与特色,在做好相关了解的同时,杨安娜、唐雄伟拍摄了有关两馆的大量照片。

    杨安娜、唐雄伟还与学校引进的社会扶贫单位上海赫祥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文创衍生商品研发中心、上海赫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总裁王小舫、副总裁王征宇、陈翰贤等就伍家湾扶贫工作进行了交流。他们均表示,已有计划对伍家湾开展进一步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