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我校2018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立项创新高

供稿人:彭程甸责任编辑:何妍2018-08-26点击次数:

(本网讯)近日,国家基金项目管理部门公布了2018年立项名单,我校伍中信、李兵、石蒙蒙、刘寒波、刘胜宗、刘纯霞等6位老师组团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喜获立项资助,完成了校领导提出的2018年度国家基金立项数量目标,同时填补了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欠缺的空白。

国家基金项目的申报一直是我校科研工作的重点,也是推动我校科研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科研氛围改善、管理队伍服务意识和能力提升、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增强是今年立项数突破的重要基础。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2017年6月22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结果刚刚公示,校长伍中信、分管科研工作副校长刘建民即提议组织博士恳谈会,动员近年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提早准备2018年度的课题申报。党委书记肖湘愚在会上强调,提前布局国家基金课题的申报培育意义重大、非常必要,勉励参会博士树立信心、明确目标、整合资源、坚持不懈、尽快突破。多位校领导牵头组团、操笔设计申报国家基金项目,还多轮次参加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材料“审读会”“会诊会”,结合自身丰富的评审经验为老师们的项目申请书、活页“把脉开方”甚或亲自操刀修改。

科研服务精准精细。科研项目需要培育、科研服务必须加强成为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共识。学校自2017年度起,从财务预算中专门安排了国家基金课题培育经费,并出台了《国家基金项目培育方案》,为学校科研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学校通过举办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科研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选题论证会,邀请多位国家基金会议评审的资深专家或科研成果众多、国家基金课题申报和管理经验丰富的高校社科处长给大家“洗脑”,实质帮助提升教师的国家基金课题设计能力。申报前,学校组织多轮课题“打磨会”,在专家审读提出修改意见、老师不断修改完善基础上遴选产生优秀的《项目申请书》《活页》,再聘请专家“一对一”的进行重点辅导、打磨提质。

申报数量质量并重。学校积极在全校教师中广泛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制度设计、会议宣传、办班培训、个别沟通等多种方式,广泛动员教授、博士特别是35岁(男)、40岁(女)以下的青年博士申报课题,狠抓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数量的提升,多名教师甚至怀有身孕或者尚未断奶的青年博士纷纷参与到申报项目队伍中,大家不分工作日、节假日在微信群、办公室商讨《项目申请书》《活页》的修改。学校还密集邀请国家基金项目主持大咖、评审专家现身说法、传授国家基金项目设计技巧,教师踊跃参加认真聆听深入体会,选题设计能力不断提高。

常务副校长刘寒波表示,只有项目才能培养人才,只有重点项目才能培养优秀人才,只有重大项目才能培养杰出人才。学校将积极推进科研管理制度调整,优化科研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学校科研氛围;同时加大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力度和规模,以科研为牵引,助推广大教授、博士在学科建设、专业教学、社会服务领域多出成果、深化内涵并产生影响。

 

 

附:我校2018年国家基金项目立项名单

(1)伍中信,扶贫模式的财务运作创新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2)李兵,新时代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3)石蒙蒙,六朝——隋唐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岳州窑青瓷的域外文化接受与重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

(4)刘寒波,财政竞争导致资源空间错配的条件、机制及其政策优化研究,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

(5)刘胜宗,开源社区项目合作关系深度学习推荐方法研究,国家自科青年项目;

(6)刘纯霞,营业中断保险视角下的易逝品供应链中断风险转移策略研究,国家自科青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