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我院开启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新航程--学院首届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隆重召开

供稿人:唐雄伟责任编辑:何妍2011-11-03点击次数:

大会开幕式

    (本网讯)112日,学院第二教学楼大门前彩旗随风飘扬,大红拱门彰显浓浓喜庆,我院首届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在新阶一教室隆重召开,昭示我院正式开启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新航程。

党委书记彭子美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院长伍中信主持大会

    会议由院长伍中信主持。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厅级纪检员郑升,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廖任强,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左清,省科学技术协会工作部部长杜金珉,省社科联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戴术元,以及学院领导彭子美、晏金平、刘寒波、樊晓平、刘建民、王焕清、祝丰祥、张玉芬、鲁亮升、马于军出席了会议。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厅级纪检员郑升在大会上致辞

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廖任强在大会上致辞

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左清在大会上致辞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厅级纪检员郑升,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廖任强,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左清分别在大会发表讲话。他们对我院首届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的召开以及学院社科联、科协的成立表示祝贺,对我院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对我院的发展寄予深切期望,希望我院夯实基础,抓住重点,突出特色,乘势而上,再创辉煌。

副院长刘建民在大会上作主题报告

    副院长刘建民作《创新机制,重点突破,开启我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新航程》的主题报告。刘建民在报告中回顾了“十一五”以来我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效:一是学科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初步形成。学院以升本为契机,狠抓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通过“人才引进工程”、“教授工程”、“博士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验收、青年教师导师制等方式,快速组建了一支结构日趋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学院已逐步形成了以管理学、经济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二是科学研究日益得到重视,科研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十一五”期间,全院教师共发表论文4709篇,主持科研课题440项,出版学术著作60部,出版教材160部,参与编写财政部规划教材14部,获省部级成果奖18项。三是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明显增强。2005年以来,以教授、博士为领头,相继建立了产权财务与会计、网络系统化、国际贸易标准化等16个研究所,一些研究基地和实验室被批准为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实验室。以省级研究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院级研究所为主体的研究平台架构基本完成,并通过开展产学研用活动,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四是学术交流活动深入开展,科研氛围有所改观。学院通过召开学术研讨会、邀请著名或知名的学术专家、教授来开展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在学院内举办“教授、博士论坛”等方式,促进学术交流,活跃学院的学术氛围。五是建章建制工作有序开展,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刘建民指出,我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存在学科建设基础较为薄弱、科研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等不足。他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内,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任务是着重要做好五项工作:一是集中优势资源,实施学科建设“三个层次”,即建设好会计学、财政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院级重点学科,建设好金融学、思想政治教育、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语言文学4个院级重点建设学科,建设好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重点建设学科(后备);二是充分认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没有学科建设就没有学院的发展”、“没有科研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不搞科研就没有教学大师”三种意识;三是优化人才环境,打造学科带头人梯队、学术带头人梯队、青年骨干教师梯队三支梯队;四是夯实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三大平台,充分发挥研究机构的纽带作用;五是强化科研为学科专业建设服务、科研为人才培养服务、科研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等三大服务,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学院要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以宽视野创新机制,以新思路突出特色,以新突破实现跨越,开启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崭新的航程。

    院党委书记彭子美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学院升本后,正处于内涵建设与外延建设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全体教职员工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本科意识,充分认识加强我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即培养方向要实现“提出技能型”向“提出创新型”的转变,理论教学要实现“突出应用性”向“突出学术性”的转变,专业教学要实现“提出实用性”向“提出适应性”的转变。他强调,当前,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进一步主动适应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整合学科建设的资源,凝练学科方向,完善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培养与引进学科带头人的力度,加大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投入,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作为学院内涵建设的龙头,快速推进,力争尽快取得实效。

党委副书记晏金平宣读确定学院重点学科及带头人的决定

常务副院长刘寒波宣读表彰决定

樊晓平副院长宣读成立院学术委员会的决定

    院党委副书记晏金平宣读了《关于确定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首批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后备)的决定》和《关于确定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首批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后备)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决定》;副院长樊晓平宣读了《关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成立首届学术委员会的决定》;院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陈灿军宣读了上级部门同意我院成立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科协的两项批复。

受表彰的个人和单位代表上台领奖

    副院长刘寒波宣读了学院关于“十一五”科研标兵、科研先进个人,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伍中信教授被评为“第三届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刘寒波教授入选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财政与会计研究基地”荣获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评估优秀单位,“湖南省财务学会”荣获先进学会,学院荣获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先进集体,黄大足教授被评为2011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张玉芬、董仁周、文炳勋、刘纳新四位教师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学院荣获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先进单位共十项表彰决定。在阵阵祝贺的掌声中,获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分别上台领取荣誉证书。

    会上,学科(学术)带头人代表黄大足、科研先进个人代表欧雪银、系部教师代表张薇分别发言,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的感受和取得的经验。

欧雪银副教授代表科研先进个人发言

黄大足教授代表省普通高校重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发言

张薇博士代表教师发言

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