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2月30日,冷风扑面,寒气袭人,但我院校园内彩球高悬,设置在我院金枫大酒店的会场气氛热烈,与会者情绪高昂,积极探讨着有关社会科学良性发展的诸多问题。这里,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11年度常委会正在召开。
会议由省社科联主席郑佳明主持,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周发源作工作报告,我院院长伍中信致欢迎辞。来自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及有关企业的省社科联第六届常委全体同志出席了会议。
2011年,省社科联抓住“十二五”规划开局契机,坚持“大社科”理念,积极作为,开拓创新,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理论武装方面,省社科联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和座谈会的形式,组织社科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庆祝建党90周年。全年社科界共举办各种研讨会、座谈会、报告会约700场次,直接受众达10万人次。在课题研究成效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均取得显著成效,由省社科规划办组织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我省位于全国前列,各省级学会、市州社科联、高校社科联共组织了约1000项课题研究,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在社科普及发展创新方面,全省社科界围绕“发展创新与两型湖南”主题,举办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科普及活动,如“社科普及宣传周”、“优秀社科普及读物评选”、“精品报告会”、“湖湘大学堂”、“社科普及基地”、“社科普及志愿者”等。在学术活动开展方面,全省社科界共组织了500余场学术活动,其中省社科界第二届学术年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活动、海峡两岸首届曾国藩学术研讨会等高质量学术活动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在阵地建设方面,不断提高《湖南社会科学》、《船山学刊》等社科期刊的质量,创办运行了“湖南社科网”,并计划筹建“湖南人文社会科学馆”。在队伍建设方面,目前全省省级学会已发展至168个,市级学会600多个,基层社科联建设稳步推进,社科骨干队伍不断壮大,全省社科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强劲发展势头。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周发源全面总结了2011年全省社科联工作,并对来年的工作进行部署。他指出,省社科联来年主要突出六项工作重点:一是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好、研究透、宣传够,二是突出社科普及工作的群众性、通俗性、鲜活性,三是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创新性、实用性,四是突出抓好社科阵地建设,五是加快推进湖南人文社会科学馆建设,六是加强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
与会的社科联常委们认真听取了大会报告和工作展望,并就社科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省委讲师团巡视员陈志强认为,社科普及工作的落脚点非常重要,建议成立社科普及基地,并将之做大做强,做成品牌基地;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耀中提出,社科研究要跨越纯社科的界限,与边缘学科相结合,创新发展,从而获得更广泛的应用性价值;衡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沛林建议,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馆要注重参与性与趣味性,可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吸引观众;湖南女子学院院长罗婷建议,在全省成立女性社科工作者协会,将女性社科精英聚集起来……与会者尤其关注人文社会科学馆的筹建、社科网的完善等社科普及工作,纷纷表示要群策群力倾情支持这些工作的开展,力促取得大的成效。
会后,在我院院长伍中信的陪同下,与会人员参观了升本后生机勃勃的我院校园,并在校园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