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骥教授进行精彩讲座
张天晓书记主持讲座并与张国骥互动
(本网讯)10月17日下午,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随着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国骥教授对“大学与大学文化”的纵深阐释,师生们被其生动、智慧的讲解深深吸引,纷纷沉浸在对大学文化使命与大学文化品质的思索与探求中。
此次学术讲座是我院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关于印发<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而举办的一次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讲座由党委书记张天晓教授主持,全体院领导、教授、副教授、正处级干部、辅导员老师及部分学生认真聆听了讲座。
讲座现场
台下观众认真聆听
张国骥教授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党和政府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而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属于大学文化建设的范畴,故其归属目的是要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那么,什么是大学文化呢?张国骥教授首先抛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接着开始进行深入阐述。他认为,大学文化是以高等学府为载体,由师生员工传承、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种外显的物质文化,一种内隐的精神文化,一种人性的制度文化,一种独特的行为文化。大学文化的四要素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表现,它们相辅相成。其中,精神文化建设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因为精神文化之于大学,正如根之于叶,源之于流;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
论及大学的使命与大学的品质,张国骥教授结合自己在国内外长期学习和实践的经历,旁征博引,用纵贯古今、横通中西的典型事例一一阐释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大学是创造和保存人类文明的场所,是培养智者的地方,是人类精神资源传递和知识创造的最佳学堂,是充满创造和创新的具有独立品格的思想熔炉,是拒绝庸俗,呼唤社会良知,引领社会前行的精神家园。所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思学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他提出,优秀的大学文化品质应该具备的品质是高雅、先进、开放、创新,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内容丰富,最重要的应该要包括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崇尚真理、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学。
讲座中,张国骥教授以理论联系实践,介绍了湖南师范大学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尤其提到《湖南师范大学文化建设纲要》得到了教育部、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其经验在全国数十所高校推广。
整场讲座气氛轻松愉悦,掌声不断。讲座结束后,张国骥教授与我院师生进行了现场互动。对于党委书记张天晓、副院长刘寒波、学生处处长全承相、信管系老师蒋望东和一名学生分别提出的问题,张国骥教授均以富有前瞻性和睿智的语言一一作了回答。
学生处全承相处长与张国骥书记互动
学生向张国骥书记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