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12年12月5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教学系统各部门中层管理人员近40人,学习党的十八大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结合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党委书记张天晓提出的关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三个迫切需要”和“七个结合”,研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计。
为了理清学院教学改革的思路,认清“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目标,在副院长樊晓平的带领下,教学系统各部门负责人济济一堂,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围绕学院如何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如何更有效率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加大保障力度,共同构想学院稳中求进的发展前景。
教务处长王颖梅主持了专题学习,在带领大家学习张书记在学院中心组学习上的讲话以外,还逐条解读了高教三十条。专题学习后,王处长深有感慨,她说:“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院话语权、影响力,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需要我们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心无旁骛,矢志不渝。”
接下来,六位负责同志结合各自负责的工作实际作了主题发言。
教学评建办主任蒋勇威就学院如何搞好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首先发言,他认为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导。提醒与会者必须清醒认识到越来越紧迫的生源危机实际上就是质量危机。只有人民满意的教学质量,才能支撑社会认可的教学质量评估报告,社会认可的教学质量评估报告才能有助于我们保住生源。尤其是教学水平评估的常态化后,教学质量的评估必然从形式评估走向教学质量内在价值的评价。
财政金融系主任王花球在和大家分享了十八大报告中的多个“首次”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十提“责任”后说:“高校千条线、万条线,最后还是要靠系部来实现。”希望学院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所创新,把有限的办学资源真正用到推动系部提高教学质量上。
工程管理系主任李德祥简单回顾该系设立三年来的发展历程后表示,要深入思考问题,不断调整办学思路,认清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还表示,年轻的系更要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多谅解他们的难处,多体谅他们所承载的来自工作、生活、个性发展各方面的压力。他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过程管好了,结果不会差。
教务处副处长王跃军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校,教学科研应该并重,但也应该对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教师给予更多的关照。要让老师们感到在教学上投入精力不吃亏。
工商系副主任梁辉煌和外语系副主任汪小英不约而同的以自己多年一线任教的切身体会建议学院设立教师培训专项基金,并把培训基金用在逐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上,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教师队伍。汪小英还建议鼓励教师建立特色课堂,将自己的教研、学研成果带进课堂,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副主任刘振强建议大家从阅读文本入手,结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实际推动教学工作,他特别提到十八大文献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非常丰富,希望大家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逐渐体会。
副院长樊晓平在总结这次会议时强调,教学系统各部门要做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部门;作为高校,要承担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任,要始终坚持质量为立校之本;要确保教学在学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全面落实育人责任,突出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第一责任人位置;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要切实加强教学的基本建设;要大力加强和改革教学管理,在管理中要讲究科学,大胆改革;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成果的消化吸收;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重点加强过程监控。
研讨会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当高校发展从外延扩张规模转向内涵式发展时,对学院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通过激活学院内在驱动,主动抓住自主办学和教学质量评估常态化带来的种种机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就能赢得挑战,为教育强省尽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