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璐璐,艺术学博士、副教授,历任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现任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人文与艺术学院工会主席,人文与艺术学院党委统战委员。中国国际创新大赛入库专家,湖南省教育考试院艺考评审专家,湖南省文旅厅文创设计评审专家,湖南省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湘江新区侨联委员。
一、强化思政引领,筑牢育人根基
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主要负责日常教学管理、教研教改、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学生科研、外联、合作办学、统战、工会等工作,履职尽责,发挥桥梁作用,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连续多年党员民主评议优秀、师德师风优秀,2024年首次担任学院工会主席,积极组织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获评优秀工会干部。
二、勇挑教学重担,落实学校工作部署
为落实人事处对雷锋书院师资的新要求,主动承担文化产业管理、网络与新媒体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解决了雷锋书院对资深教师的师资缺口,保障了教学秩序。积极落实书院制改革,在正德学馆开展学业辅导,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培养,带领学生跨专业合作,指导学生与法学院组成团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学生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计划获省级立项。邀请湖南美术馆馆长、长沙市图书馆副馆长、湖南卫视资深导演等多位专家在两个校区开展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三、推动产教融合,注重实践育人
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指导陈书婷同学获得湖南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胡文勇同学获评省级创新创业优秀毕业生、十佳学生党员。响应文博人才培养要求,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中,组织学生参与湖南省全民湖湘文物说大赛,学生共斩获9个奖项(占总奖项1/4),同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连续多年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作为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负责人,积极培育学院产教融合教学创新浓厚氛围。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学院多次荣获学科竞赛优秀组织奖、优秀志愿者服务单位,相关案例多次获得新湖南、星辰在线等省级媒体报道,专业显示度大幅提升。
学生在湖南省全民湖湘文物说大赛领奖现场
看望草莓音乐节志愿者学生
四、聚力教学建设,助力教师成长
组织团队开展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并承担主要执笔人,团队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针对教学竞赛热情不高的现状,采取点对点突破,帮助老师组织团队、撰写材料、邀请专家,学院每年在省级教学竞赛中均有斩获。毛璐璐老师也连续获得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奖项。
针对青年教师课题申报难题,主动指导并推荐资源,帮助年轻老师斩获省级统战课题、省级教改课题多项。与年轻老师进行科研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努力推动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结合,促成汉语言专业师生登上长沙市图书馆、湖南图书馆舞台,本人也应邀在湖南图书馆“湘图讲坛”开讲。为教师开拓资源,我校入库教育考试院高考艺术类考官人数逐年提升。
五、深耕科研领域,发扬奉献精神
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产出优质成果。2023-2024发表CSSCI、SCI等期刊论文4篇,2篇调研报告获得省领导肯定性批示,获批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著1部,在多个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成果。
参加学术研讨会
校庆工作争做螺丝钉,高质量完成《厚生风华》新书首发。扎根田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江口村等5个乡村调研,行程近3000公里,案例被国家级、省级媒体广泛报道。作为湘江新区侨联委员、湖南省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将教育实践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履行社会责任。
在乡村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