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人文与艺术学院举办博士学术工坊第三期

供稿人:李晨发布日期:2025-09-08


(本网讯)9月5日下午,人文与艺术学院在817会议室举办第三期博士学术工坊。本期工坊由王美霞副院长主持,尹金凤教授、林铁教授作为与谈人参与,年颖、王献峰、胡显斌三位博士带来精彩学术分享。

年颖博士汇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创作与延安文艺叙事的革命伦理》,以丁玲这部经典作品为研究对象,从革命伦理的视角切入,探讨其如何将延安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转化为具象的叙事实践。研究发现,丁玲通过复调叙事、心理细描和程序正义的仪式化呈现,既贯彻了政治动员的要求,又保留了人性深处的颤栗与创伤,形成了一种“内部有异声的革命书写”,体现出延安文艺叙事中罕见的伦理自觉与人文关怀。

王献峰博士汇报《明清小说中“以毒攻毒”的医药叙事及其文化意涵》,指出以毒攻毒作为中医治疗恶性疾病的特色治疗思想,在明清小说医药叙事中形成了有意用毒型和无意服毒型两大叙事类型。以毒攻毒理念的融入,使明清小说在医药叙事中显示出伦理教化、道德箴规乃至文化规训的深厚意蕴。

胡显斌博士汇报《从“早熟儿童”到“亚洲曙光”:国家文化安全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中国形象的意涵及逻辑演进》,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以世界史观考察中国古代文明、希腊文明、日耳曼文明,称前者为“早熟儿童”,是对西方他者式美化到单向度丑化中国形象的超越,重估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的贡献,确证中国对“四大文明”等的文化主权。马克思充满辩证性、历史性、总体性的科学理论为中国和东方各国的文化安全的意涵建构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学术工坊交流现场

在与谈环节,尹金凤教授和林铁教授与三位博士围绕相关学术问题展开热烈交流探讨,从不同角度提出见解与思考,现场学术氛围十分浓厚。更重要的是,作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的副主编,尹金凤教授向大家介绍了CSSCI来源期刊的选题方向、行文结构以及摘要结语的撰写要点等内容,为学院博士们的学术写作提供了切实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