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全力支持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献春
湖南既不沿边,也不靠海。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开放度高。充分利用旅游业开放性、国际化的特点,立足“一带一部”,对接“一带一路”,加强文化旅游合作交流是我省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旅游化是以游客在全域空间流动创造新价值为推动力,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过程。发展全域旅游要求全域旅游涉及到的相关领域和产业都要实现旅游化。旅游业最大的优势在市场,庞大的旅游市场需求是“流动的消费”经济形态,大规模的游客流动会带动人、财、物等不同形态的资源都能流动起来,把庞大的旅游市场需求叠加到农业、工业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能够激发庞大的需求潜力。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凡能满足游客旅游生活方式的相关领域和产业都可以充分利用旅游业搭建的供需对接平台,共享旅游消费的“流动钱包”。旅游业搭建的这个供需对接平台是以生态做基础、以文化做内容、以旅游做市场、以科技和金融做支撑的,它以“(文化+科技+金融+N)×旅游需求”为主要模式,突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智力资本,引领政府资本、产业资本、消费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旅游领域,着力构建生态、文化、旅游、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的全域旅游创新发展新格局。支撑这个新格局的关键要素是文化创意,这是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构建本土的旅游管理科学体系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英杰
首先介绍了构建本土旅游管理科学体系的机遇:我国需要构建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体系,西方主导的学科体系也面临知识本土化,并且与中国情况的不适用。我国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为多样化旅游提供了土壤,我国的多样化的旅游业国情和特色,包括景区类型、用户、规模、信息化建设,所有制形式和政策等。我国现有旅游管理体系从多部分“条块管理”到“联合与协同管理”,因此,需要构建多尺度、面前需求和面向对象的管理体系和政策。此外,我们已有很多的实践,包括全域旅游理论、旅游+、很多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大数据等。
国内旅游资源认知和评价的科学进展。以中科院地理所为主,构建了旅游资源从认知、标准、评价、分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一套本土化科学体系: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旅游资源分析评价;旅游资源图集制作;旅游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指南撰写。
新时代中国旅游智库的价值和担当
中国旅游协会文化体育旅游分会副秘书长、北京中景天园文旅科技研究院院长邓昭明
介绍了中景天园的团队、发展理念、特色和优势,以及近些年中景天园在河北、贵州等地做的大量规划项目,特别是在红色旅游研究和规划方面为地方发展做了贡献。中景天园与财院将在“智库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度合作,在智库建设方面,对当前旅游规划市场做了研判,认为当前学院派+市场派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在人才培养方面,拟采用“师徒制、陪伴式”与财院旅游人才培养全面融合。
在实践中追寻诗和远方
新化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左志锋
介绍了国内外研学旅行的历史发展及新化县旅游业发展现状。认为下一步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立足需求,通过产品设计和创造推动业界转型,有四个方面考虑,一是产品系统化,当前研学旅行还处于初期阶段,产品往往以展览型、推介型为主,学生体验式、科普式、参与式都不够,下一步应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充分结合研学基地资源,推动产品更好的存活和满足青少年学生需求,二是推进研学旅行产品和项目产业化,三是内容互动,拓展工矿旅游,包装历史文化产业,开发探秘类旅游,提供学生科普参与能力。四是让研学的方式平衡化。处理好游与学两个维度,激发学生潜力和激情,增加体验性,提高研学产品参与质量。
文旅融合发展的雪峰山做法
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实控人陈黎明
介绍了雪峰山概念的提出,指出湖南旅游业发展最大的问题是条块分割、同质化竞争,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公司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地方财税收入、旅游扶贫和促进就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雪峰山的发展经验:一是雪峰山资源禀赋丰富,二是人员培训力度大,三是旅游规划思路开阔。
研学旅游的市场前景与商业模式
湖南省同程亲和力旅游集团总经理,亲和力国际教育董事长黄勋
重点介绍了亲和力集团在研学旅行方面的校企合作,包括课程设置、基地建设、就地实习等,发展定位更具实操性和符合市场需求。
论新媒体语境下的文旅活动创新
红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
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是快速、碎片、个性和互动。当前文化、旅游、体育的融合市场大有可为,新媒体的旅游人才除了提高专业技能外,一定要提高对外营销能力,提高实战经验。
未来已来,睁眼看未来
中兴旅游研究院执行院长孙文
回顾下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三次工业革命,认为人工智能将成为接下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强调物理学和数学等基础学科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性。
时代驱动下的休闲体育与大众消费趋势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体育协会轮值主席李相如
首先介绍了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历程。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经历了三次消费革命,第四次以健康和精神愉悦为中心的第四次消费革命正在来临”,提出未来休闲体育旅游发展趋势是:1.进入快速发展期,行业规模激增,互联网与智能化科技助力成时尚,2.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经营模式创新、特色更加突出,山地、冰雪、房车露营、帆船、海钓等。3户外品牌大浪淘沙,包括(户外用品、俱乐部等)户外用品消费增长迅速,制造商的机遇。
“感谢、见证、创新、对标”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省旅游学会首席专家张建永
财院人文艺术学院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强大后劲,三个专业的建设打破了常规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老路经,一开始就紧密契合时代和社会,可以用“精准定位、快速切入、稳步发展、前景无限”来概括人文学院的发展。
目前与未来发展,一是创新研究思维,创新目标就是上接天下接地;二是创新专业思维,在严格符合教育部要求的情况下,新专业建设要从一般到独特;三是创新、融合和整合思维。教学团队要融合、整合,学院三个专业互相打通,还要跨界到体育学院及经济类等专业,形成重要学科支撑。四是创新实践思维。
学院要做到四个对标:一是对标实践,就是动手能力大于理论能力;二是对标时代,对标当下问题和未来发展。三是对标实用;四是对标时尚,旅游新业态是聚集在时尚上的,比如休闲体育旅游等,对于90后等当下和未来旅游市场的主体,时尚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抓住旅游新业态,抓住时尚。
未来5-10年要做成湖南省的品牌专业、要做成在国内、业界有重大影响力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