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艺术学院举办“文化与经济”读书分享会

供稿人:陶甄 摄影:陶甄发布日期:2019-04-03

(本网讯)4月2日晚,人文与艺术学院在办公楼五楼视频会议室举办“文化与经济”读书分享会,学校5位青年博士基于文化经济学的学科视野,阐述了各自的阅读与学术研究心得。党委书记肖湘愚,人文与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张建永、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周志望等出席活动。

微信图片_20190408145146.jpg

活动现场

分享会上,林铁博士通过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描述了勤奋劳动、节俭、积蓄、再投资、保持自制、敬业等新教伦理价值观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由此介绍了文化经济学的两种研究路径,即以文化艺术产业、文化商品和文化市场为研究对象的狭义文化经济学和以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文化经济学。

彭丽博士推荐了书籍《当代艺术经济学》,她以拍卖行为例,对比了中西艺术市场的差异,对我国文化艺术竞技学提出了三点展望,即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出精品、出“高峰”。

李成家博士放眼国际,通过解读《文化政策》一书,从美国、韩国、中国的电影政策上分析,提出了文化是一股软性力量,强调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指出文化意识形态是政府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石蒙蒙博士为大家分享了她阅读《创意产业经济学》的体会,指出了创意经济中的技术要素、个性化特征、低成本高回报的价值以及品牌运营策略的重要性。

孙光博士介绍了平台数据处理流程以及目前财经大数据所掌握的数据源和工具。他认为,文学是感性的也是抽象的,通过提取关键词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可以呈现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结论。

分享会结束后,张建永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读书分享会的做法值得赞赏,我校虽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学生在不断碰撞交流的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能拓展视野、开放思维,更能提升把握实践的能力。人文与艺术学院现有的网络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管理和旅游管理三个专业均汇聚在文化经济学学科阵地上,以专业丰富学科内涵特点,以学科带动专业建设,既切合学校发展整体布局,也符合人文与艺术学院自身特点,他希望学院教师凝心聚力,主动在这个领域深耕厚植,做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