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0月23日下午,“2024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生交流会”在雷峰书院L1501如期举办。本次交流会在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刘振的主持下,专业老师与24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新生就立德树人、优秀品格养成、专业学习、职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出席本次交流会的教师有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毛璐璐、彭丽副教授、石蒙蒙副教授、彭涛副教授、李维老师和彭兰斌老师。
(图为会议开始前的留影合照 张晓悦摄)
此次会议流程分为三个环节,刘振老师首先介绍此次专业交流会目的及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及研究领域。他强调本次师生见面会旨在加强师生交流,帮助学生们了解文化产业专业多元维度与学习方法,明确未来专业学习和发展预期。
(图为刘振主任主持会议 张晓悦摄)
随后,毛璐璐副院长、彭丽副教授、石蒙蒙副教授、彭涛老师、李维老师、彭兰斌老师就新生们的疑问依次进行了分享与解惑。
首先,毛璐璐副院长与学生们探讨了在文化产业中获取良好机遇的关键因素。她鼓励同学们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付出奉献态度以及跨学科知识和国际化视野,强调端正三观、具备综合知识以及与不同专业人士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文化产业中找到兴趣点,为社会文化发展做贡献。
(图为毛璐璐副院长发表感想 张晓悦摄)
彭丽副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发展与专业知识架构。她提到,放眼全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直到今天,这个专业仍然是年轻又有活力的。而对于本校文产专业的定位,彭丽老师选择用三组词形容:第一是文化赋能,文化本身是一个很庞杂的词,内容涉及文、史、哲等人文领域,故后续学生们将学习文化史、文化资源学、艺术学、美学等课程,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做“文盲大学生”;第二是创意破圈,文产专业主张打破“墨守成规”式的文化开发现局,鼓励交叉领域合作;第三是经管相持,这与本校王牌优势背景相关。彭丽老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定位自己,发现自己的专长短板,然后夯实基础,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大放异彩。
(图为彭丽副教授进行分享 张晓悦摄)
石蒙蒙副教授就大学期间的学习特点进行了阐述。她指出大学生活与高中不同,强调学生应自主学习并转变心态,从依赖转向自觉,认识到大学学习目标不仅是考试,还包括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准备,要思考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设定实际可行的短期目标,避免盲目追求长远目标而忽视眼前学习任务。
(图为石蒙蒙副教授进行讲述 张晓悦摄)
彭涛教授则从学生“害怕找不到工作”的焦虑心态中出发,鼓励学生积极沟通,如与父母沟通、与同学舍友沟通、与老师们沟通。老师指出,大学没有固定标准,不是“唯分数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非常擅长的能力,那么将长处发挥到极致,并积极与朋友老师沟通问题,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热爱生活,就将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图为彭涛老师进行演讲 张晓悦摄)
李维老师以往届同学的比赛获奖作品为例为同学们生动呈现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潜力。他在分享会中强调的核心问题为“一个作品和作业的区别”,即作业是交给老师的,而作品是交给自己的。李维老师希望新生们在四年后能有自己的代表作,并且愿意为其付出时间和心血,并祝福学生们在四年的课程学习中能找到所爱、坚持所爱。
(图为李维老师进行经验分享 张晓悦摄)
彭兰斌老师介绍了其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包括与汉语言专业合作开展讲演活动,强调学生创业及全程参与项目策划和管理的重要性,展示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成长与能力提升。此外,老师还分享了文创比赛作品创作建议,鼓励学生广泛涉猎研究优秀作品以确定创意方向,强调学习中积累与创新的重要性。
(图为彭兰斌老师发言 张晓悦摄)
最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老师们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专业建议。
(图为师生交流环节 张晓悦摄)
“文以载道,艺以修身;人文璀璨,异彩纷呈”,专业交流会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历年传统,此次会议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同学们心中播下热爱文化传承、热爱文化创意的种子,激励同学们勇敢逐梦、奋勇前行、投身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