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人文与艺术学院挂牌仪式暨新媒体发展论坛

供稿人:唐雄伟 何昱 摄影:何妍发布日期:2017-06-28

(本网讯)6月26日上午,我校人文与艺术学院挂牌仪式暨新媒体发展论坛在办公楼715会议室举行。湖南省委宣传部、长沙市委宣传部、湖南省教育厅领导、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院校专家、省内各大媒体负责人等受邀参加。校党委书记肖湘愚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了活动。

活动现场.png

仪式现场

人文与艺术学院2016年开始筹建,其前身始于1981年设立的文化基础课教研室。该院是现阶段举全校之力兴建的一个新的学院,有着全新的办学理念,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注重学科、课程、生源和师资的交叉综合,推行“校企合作办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学院设有中文系、艺术系、网络与新媒体系三个教学系,设有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站、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拥有网络与新媒体一个本科专业。人文与艺术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从2017年开始招生,招生计划为100人。目前,该院已在省内等十余家新闻传播机构建立实习基地。与星辰在线、同禾传媒、华声在线、腾讯大湘网、红网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这些机构在互联网项目和运营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从专业技能课程讲授、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指导等层面进行深度合作,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职业化、专业化、技能化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揭牌仪式(从左至右:颜斌、杨承玖、康重文、肖湘愚)

在揭牌仪式上,肖湘愚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人文与艺术学院负责人汇报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规划,省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康重文、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杨承玖、红网总编辑贺弘联、中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阎真分别致辞。随后,肖湘愚与杨承玖共同为人文与艺术学院揭牌。

肖湘愚致辞.png

肖湘愚致辞

揭牌仪式包含颁发聘书与签约仪式。肖湘愚给张建永颁发我校人文与艺术学院荣誉院长聘书,副校长樊晓平给阎真、赵炎秋等颁发我校客座教授聘书,副校长刘建民给曾琼等颁发人文与艺术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首批专业导师聘书。随后,樊晓平代表学校与红网、时刻、新湖南、星辰在线、腾讯·大湘网、同禾传媒等六家新媒体、业界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协议。

肖湘愚为张建永颁发聘书.png

肖湘愚(左)为张建永(右)颁发人文与艺术学院荣誉院长聘书

肖湘愚在致辞中指出,人文与艺术学院的创办是对学校专业、学科布局的重要补充。基于学校在财经与计算机信息科学等领域的传统优势,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办学,着力培养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财经类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与设计师、舆情、财经大数据分析师等,与省内一线新媒体单位和网络科技公司进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与精准实训,着力增强专业的实用型特色和人才的市场竞争力。此外,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将打破“大一大二理论、大三大四实践”的传统模式,实行“大一以研促学、大二以赛促学、大三以产促学、大四以创促学”的创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可以在各大互联网机构实习进行订单式培训,真正实现就读与就业的“无缝接轨”。

樊晓平为湖南同禾传媒董事长邹高峰颁发聘书.png

樊晓平(左)为湖南同禾传媒董事长邹高峰(右)颁发聘书

康重文在讲话中指出,人文与艺术学院的成立是湖南省互联网的一件盛事,它以大力发展这一“朝阳学科”是为适应时代发展、平衡专业设置的重要举措。这里将成为文化湘军、媒体湘军、互联网湘军的又一人才基地。他提出两点希望:第一,改革创新,在新学院形成新的办学特色;第二,抓住机遇,在新起点上确立新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之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樊晓平与湖南日报党组成员、副总编辑颜斌代表双方签署协议.png

樊晓平(右)与湖南日报党组成员、副总编辑颜斌(左)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与红网.png

樊晓平(右)与红网总编辑贺弘联(左)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杨承玖在讲话中指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是我省重点建设的高校,是综合实力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的一所高校。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紧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趋势,把握机遇,成立了人文与艺术学院,成为我省第8个拥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等院校。这是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改革、创新和探索。他认为,假以时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一定能推出一批适应现实需要、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成果;培养出一批兼具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的复合型新闻人才,为繁荣发展新闻事业,讲好湖南故事、传播湖南好声音作出新的贡献,成为湖南教育的又一股中坚力量。

刘建民颁发聘书.png

刘建民(左)颁发人文与艺术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首批专业导师聘书

揭牌仪式结束后,新媒体发展论坛随即开幕。此次论坛以“融合与细分:融媒体纵深发展的边界与可能”为主题,与会专家围绕移动互联网对视觉接受、媒体融合、信息传播、旅游生活、商业模式等方面影响进行了深入交流。湖南师大文艺学博导赵炎秋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视觉文化》,湖南日报党组成员、副总编辑颜斌分享了《新湖南的融媒体战略》,星辰在线党委副书记、总编辑何旭畅谈了《城市新闻网站的融媒体+》的布局,腾讯·大湘网总编辑彭湘伟描述了《智造湖南,势如破竹》的大湘网运营架构,中南传媒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隆国东从微观上剖析了《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商业模式》,湖南同禾传媒董事长邹高峰提出了《互联网+乡村旅游创新模式》,我校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院长屈喜龙解读了《云媒体》。

论坛会现场.png

论坛会现场

人文与艺术学院荣誉院长张建永在学术总结中感谢专家们贡献了宝贵的智慧。他认为,互联网时代是万象更新的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跨界融合、社群经济、分享经济创造着诸多无限可能,迭代无止尽,但同时,互联网的发展最终会服于人的发展。

活动过程中,肖湘愚、招生与就业创业指导处处长蒋勇威分别就人文与艺术学院的成立、学校招生情况接受了湖南教育电视台记者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