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5月15日上午,我校在715会议室召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定研讨会。省内外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与实业界人士10余人就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产教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学校党委书记肖湘愚、副校长樊晓平,教务处、人文与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由樊晓平主持。
研讨会现场
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林铁向大家介绍了该院发展历程、专业现状、师资规模和办学特色,并提出了我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初步方案。随后,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围绕方案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在培养体系上,人文与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创意学者张建永教授指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四个完备体系,即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创意体系、实践体系。要改变文化产业市场强旺、就业疲软的现状,必须从改革文化产业人才供给侧入手,以市场为准心,差异化培养,最终达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在办学定位上,湖南省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雷锟指出,文化产业管理的办学需关注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还需结合本省特色,挖掘传统文化,对接时代前沿。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钱志中认为,我校办学优势明显,财政金融和工商管理专业能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开办提供强大的支撑,项目创意与文化投融资、会展策划与文化旅游均是可以整合成型的专业方向。
在专业能力上,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法学院钟璞教授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需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提炼和分析能力、文化价值如何市场化能力、市场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意设计能力。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罗四维认为,资本运作、经营管理包括会计、统计方面的可操作性能力是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梁辉煌表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靶心应充分对接“湖南省文化产业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优化能力体系,进行针对性训练。
在产教融合上,长沙梅溪湖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文描述了梅溪湖剧院的运营模式和未来规划,期待与我校在产学研合作上有更深入的交流。北京必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果指出,互联网+影院将前景无限,我校文化产业管理的人才可立足互联网,积极开掘电影衍生文化产品的巨大商机。
教务处处长刘征感谢专家们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贡献了各自的智慧,要求人文与艺术学院认真梳理专家发言,根据自身情况,逐一落实。他强调,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熟悉学校指导性文件,对接统一要求和国家的最新标准。
肖湘愚听取专家意见
肖湘愚表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不断迭代更新,欣欣向荣,我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紧贴时代,在方案制定上坚持“文化、经济、创意”的内涵融合与“需求、市场和改革”三导向,与业界结合,与就业结合,与高校的转型改革相结合,坚持开放式的办学思路,培养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