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做好人文与艺术学院新的本科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4月2日,我校在715会议室召开游管理专业研讨会,邀请校外旅游管理专业领域相关专家、学者与实业界人士就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建设事宜作进一步研讨。
会议现场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9]7号),我校2018年申报的旅游管理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审批,将于2019年招生。
研讨会上,党委书记肖湘愚表示,将旅游管理专业办在人文与艺术学院是基于国家文旅融合的新形势的迫切需求,要将一个老牌专业办出新意,一定要走出传统旅游管理与运营模式的思路,积极对接商养学闲情奇的新业态,发挥文化对旅游的内核驱动价值,面向市场,激发后发优势,在财经类高校办出旅游专业的特色。
人文与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张建永指出,旅游课程体系要有影响力,在设计上要尊重标准、强化特色、创新课程,培养的人才要能在业界有影响力。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即第一层次是懂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学生,第二层次是具备综合实践能力的学生,第三层是有一定理论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意能力的学生。
教务处处长刘征认为,人才培养主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旅游管理专业要坚持以德树人、以人为先的思想导向,严格参照国家标准,同时对接社会需求,突显我校财经、人文和互联网的特色,并坚持以应用为主,鼓励多元导向,全力开展教学改革。
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苏昌贵介绍了经济地理研究所的基本情况,表示愿意借助在旅游规划项目方面的专业资质,以及在旅游学科领域的学术优势,大力支持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湖南明和集团副总裁、党委书记常青表示,旅游管理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旅游运营终究是心灵情感的传递,学生要视野开阔、见多识广、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强。腾讯大湘网智慧文旅事业部总经理龚灏认为,今天的旅游人才需要真正了解智慧旅游,具备互联网思维,具备旅游产品的运营能力。湖南省一部手机游潇湘官方平台总经理李聚谷表示,创意及综合素养是旅游人才培养的重心。明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涌认为,可适当增加文化旅游演艺相关课程。红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认为,可以尝试对标政府文旅部门的分支机构设置,集约化精简化地设计旅游课程体系。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江波教授表示,我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创意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此举在旅游管理专业属于首创。同时,他指出两种思维的培养方式的重点不在课堂课程而是在于项目实操训练,可以通过聘请业界资深专家担任教师达到深化旅游人才培养的实战效果的目的。
体育学院副院长王牡娣、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梁辉煌在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学分比例、专业方向课的整合以及实践课程体系的针对性等问题上,分别提出了一些建议。
副校长刘建民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专业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财经特色的结合,重点培养能力型应用型人才。要结合本校实际,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在设计开设各类课程的同时要保证充足的师资力量。他表示,此次会议专家们提出的好的建议不单单是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有指导作用,对学校其他专业的建设都有示范意义。
会议由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林铁主持,教务处副处长汪小英、人文与艺术学院相关教师也参加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