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在我院人才培养合作基地湖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组织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课程于11月26日至27日赴常德桃花源景区进行旅游产品“沉浸式体验游《桃花源招亲记》”内测活动。
师生在桃花源景区前合照 余翠玉/摄
在后疫情时期,旅游景区如何突破常规,开发新的文化活动,是本次课程实训的主题。任课老师毛璐璐和刘瑾两位老师与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一班同学一道,以亲身体验的形式,调研桌游、剧本类产品与景区结合的可行性。
《桃花源招亲记》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主体,加入了不同的人物角色。同学们换上汉服,抽取身份,沉浸式体验《桃花源记》中的普通村民的生活。
换装后合照 余翠玉/摄
《桃花源招亲记》与常德桃花源景区相结合,在基础游览路线上进行游戏设计,做到景区观赏与玩乐于一体。游客们在主持人的指引下,扮演剧中不同的角色,上演了桃花源招亲的好戏。进入桃花洞口,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念白:“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游戏途中听主持人讲解剧情 余翠玉/摄
在“天工六艺坊”,同学们体验了打粑粑、制糖、榨油、磨豆腐等劳动教育活动,讨论了当下如何把刺绣、铜铸、竹编、织布、木雕、陶艺等传统工艺用文化活动的形式让游客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大家一同欣赏了精彩的傩戏,并加入其中感受傩戏的魅力。
与傩戏表演者们共舞 杜冰雁/摄
27日上午,同学们来到桃源工艺术博物馆调研,测试以“寻宝”活动作为链接博物馆藏品与游客的可行性。
桃源工艺术博物馆门口发放“寻宝”任务 杜冰雁/摄
通过此次课程实训,同学们更贴切的感受了旅游策划理论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如何将景区开发与浸入式体验相结合,开发新活力新创意,谋求景区的新出路新方向,实现景区的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