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7月17日,人文与艺术学院“知行艺行”志愿服务队在浏阳永安镇,为当地儿童带来了一堂妙趣横生的扭扭棒手工课,点燃了孩子们夏日里的创作热情。
在前期准备中,志愿服务队队员敏锐地发现,相比知识输入型课程,当地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对手工实践类活动兴趣更浓,展现出强烈的动手探索欲和丰富的想象力。基于此,团队精心策划了这堂扭扭棒手工课。
教学现场 江巧伶/摄
在课堂上,小蒋老师和小卢老师首先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扭扭棒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以郁金香花朵和小番茄为教学范例,带领孩子们逐步进行制作。为了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跟上教学进度,老师们多次重复操作步骤;对于动手能力欠佳的孩子,更是耐心十足地进行手把手教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手工制作中收获乐趣的信念。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换来了孩子们的积极回应。整堂课下来,几乎所有孩子都全身心投入到扭扭棒的创作中,就连平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也主动向老师请教制作方法,课堂参与度极高。
活动课堂 陈祺亮/摄
更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展现的学习力与创造力。讲台边围满了求知若渴的小脑袋,他们眼中闪烁的渴望,成了老师们最大的动力源泉。不少孩子掌握基础方法后,立刻举一反三,大胆创新,普通的扭扭棒在他们手中,变出了形态各异的小动物、别致的发卡、甚至富有想象力的“奇幻植物”!这不仅锻炼了手指灵活度,更极大地激发了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步骤拆分讲解 江巧伶/摄
看着孩子们专注的小脸和层出不穷的创意作品,老师们倍感欣慰:“看到孩子们能自主创新,就是我们课堂最大的价值所在!”孩子们的热情也深深鼓舞了全体志愿者,坚定了他们为孩子们提供更多优质趣味课程的决心。
课程尾声,每个孩子都骄傲地举起了自己满意的作品。一根根平凡的扭扭棒,经过童心的塑造,化身为承载着童真与情感的艺术品。这既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美好见证,更是对孩子们求知欲与探索欲的一次成功激发。老师们毫不吝啬地给予了孩子们最热烈的掌声和最真诚的赞美。
作品展示 蒋林利/摄
这堂充满欢声笑语的扭扭棒手工课,不仅为浏阳永安镇的孩子们带来了美好的夏日时光,更悄然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与创造的种子。相信这份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将伴随他们成长,激励他们未来用双手创造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