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专 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建设 -> 微 专 业 -> 正文

金融与财务管理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 时间:2025-09-09 作者: 点击:

金融与财务管理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执笔人:王娟       校对人: 罗四维


一、专业简介

金融与财务管理微专业由财政金融学院与会计学院联合开设,聚焦四新建设背景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融合金融与财务管理核心知识,突出学科交叉创新。依托两学院在金融、会计领域的学科优势,本专业旨在培养既掌握扎实金融与财务管理基础,又具备运用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及行业对跨领域人才的需求。

本微专业秉持“夯实基础、交叉融合、实践导向、科技赋能”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深度融合金融与财务管理两大领域核心知识和技能,既涵盖会计理论与实务、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金融理论与实务等基础模块,又突出金融科技等前沿内容,强化理论应用,构建“基础理论+前沿技术+综合实践”的课程体系。教学安排以模块化课程为主体,辅以专题讲座、岗位实训、平台实操等形式,强化学生的技术理解、投资逻辑、实务能力与伦理意识。

二、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注重学生价值塑造,强化各学科及交叉知识等通识素养、能力培养和知识获取,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前沿金融科技工具、具备基本投资决策与财务管理能力,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多元场景的实际问题解决中。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掌握金融领域基础理论,包括货币、利率及金融市场理论,理解金融体系运行规律与金融工具应用场景;精通财务管理核心理论,涵盖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收益权衡等,明晰企业筹资、投资等环节理论依据。具备扎实会计知识,熟练掌握会计理论、账务处理及报表编制原理,了解审计基础方法与流程,能通过基础审计视角验证财务数据真实性;熟悉商业银行业务知识,了解存贷款、中间业务流程及风险管理要点;知晓金融科技前沿知识,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原理与发展趋势。

2.能力要求:具备金融业务操作能力,能运用金融理论参与证券交易分析及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拥有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可运用净现值等指标评估投资项目,制定筹资及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具备财务数据分析能力,能通过财务报表提取关键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拥有金融科技应用能力,能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客户画像与风险评估。具备综合决策能力,可结合金融与财务管理知识,针对企业财务战略及金融业务提供合理化建议。

3.素质要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诚信意识,恪守金融财务职业操守;具备较强风险与合规意识,能识别潜在风险并遵守监管法规。拥有持续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适应行业快速发展,关注金融科技前沿;具备良好沟通协作能力,能与团队、客户及监管机构有效协同。具有较强责任担当,对企业、客户和社会负责,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金融行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修业年限、学时、学分要求

本微专业修业年限为1年(2个学期),设置5门核心课程,总计240学时(160理论学时+80实践学时),共需修满15学分;学生需在主修专业毕业或结业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若主修专业学业终止,则微专业修读资格同步终止。

四、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本微专业面向全校学有余力的全日制在校本科二年级、三年级学生(会计类、金融类专业除外)招生,尤其适合非会计、金融专业但希望拓展金融与财务管理知识的学生,包括但不限于:一是理工科专业学生,期望将技术能力与金融财务领域结合,探索金融科技应用场景;二是管理学类其他专业(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生,希望补充财务金融知识以提升企业运营认知;三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计划从事金融服务、企业管理等领域工作,需夯实跨学科基础;四是对个人理财规划、企业财务运作有浓厚兴趣,希望系统掌握相关技能的学生。

五、课程设置及简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简介

1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的一般理论、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商业银行制度与组织结构,掌握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经营管理实务。本课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金融对外开放的要求,在系统介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一般理论与实务的同时,紧密联系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前沿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国银行改革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去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

2

金融科技

本课程在要求掌握金融科技的基本概念、核心技术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旨在介绍金融科技(FinTech)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应用。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科技对于金融业态的改变,涵盖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金融大数据、现代金融交易和保险体系中的多种技术和业务创新,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眼界,以及思考和理解新概念、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满足现代金融市场需求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3

会计理论

与实务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也是进一步学习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的前提。课程主要阐明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操作技术,包括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及其操作技术。课程教学重点围绕会计核算方法,具体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以及报表审计等,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课程。

4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为拓展学生财务管理知识与技能而设计的特色课程。学生将系统学习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涵盖财务管理的概念、职能、目标以及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和利润分配等。着重训练学生在财务分析、预算编制、资金管理、投资决策等方面的实务操作技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模拟企业财务运营场景等方式,让学生熟练运用财务比率分析、预算编制方法、资金成本计算模型、投资项目评估指标等工具,能够独立完成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报告、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方案、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与科学的投资决策。

5

金融理论

与实务

本课程理论部分系统讲解金融核心框架,涵盖货币供求、利率决定、金融市场结构等基础理论,解析金融体系运行规律与宏观调控逻辑,阐明各类金融工具的定价原理与风险特征。实务模块聚焦金融市场操作与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模拟交易与数据演练,深入讲解证券交易流程、外汇风险管理、金融产品配置等实务内容,训练学生运用金融理论分析市场动态、评估投资标的及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的能力。课程衔接金融科技发展趋势,融入数字化金融工具应用场景,通过理论精讲、市场模拟与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既掌握金融基础理论,又具备解读金融政策、参与金融市场实务操作的基础能力,为金融业务开展与财务管理决策提供全面的金融知识支撑。

六、教学安排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备注

理论

实践

金融理论与实务

3

48

32

16

考查


金融科技

3

48

32

16

考查


会计理论与实务

3

48

32

16

考查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3

48

32

16

考查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3

48

32

16

考查


七、结业标准

修读学生完成本微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可获得学校颁发的“金融与财务管理”微专业结业证书。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教务处 版权所有
©2017  湘ICP备18011312号-1;湘教QS3-200505000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