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资料 > 教学动态 > 正文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质量报告

供稿人:刘征责任编辑:何妍2020-04-02点击次数:

根据《湖南财政经济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教学组织工作方案》(湘财院校发【2020】13号)有关要求,自2月17日开始,我校通过在线教学方式,如期开展了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一个多月以来,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严格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依托各级各类在线教学平台,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在线学习、居家学习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一、在线教学运行总体情况

(一)线上课程建设情况

为了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2020年以来,我校加强了线上课程建设。自开学以来,共有250名教师在超星泛雅平台上建课,共建有线上课程277门(335门次),再加上我校在此之前已有64名教师在超星泛雅平台上建有线上课程76门(85门次),在智慧树上建课6门,全校已建线上课程359门(包括5门MOOC课程)。全校各部门线上课程建设情况如下图: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200402154447.png

    1:各部门教师在线课程建设情况柱状图(单位:门)

(二)在线课程开设情况

2月17日至3月14日,学校计划开课449门,实际开课376门,开课率为83.74%;计划开课门次1559门次,实际开出1268门次,开出率为81.3%。在本学期有教学任务的561名教师(含校领导)中,有445名教师开展了在线教学,占全部任课教师的79.32%;本学期课堂教学总任务为69168课时(不含合班),已完成14383课时。在各个二级学院(不含其他教学部门)中,参与在线教学教师比例最高的是经济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均达到了100%,其次是外国语学院(94.34%)、人文与艺术学院(94.12%)、财政金融学院(91.11%);课程开出率最高的二级学院是经济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均达到了100%,其次是人文与艺术学院(95.56%)、财政金融学院(91.84%)、外国语学院(90.74%)。随着大学体育课程自第5周起开展在线教学、部分理论课程提前到实验课之前开设以及教学计划的逐步推进,我校开展在线教学的课程、教师、教学班级将会陆续增加,比例也会进一步提高。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200402154608.png

图2:各部门教师在线教学开课情况百分比柱状图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200402154649.png

图3:各部门在线教学开课情况百分比柱状图

未开设在线教学的课程中,主要是实验实训课、体育课、原计划安排在后阶段的课程以及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课程。此外,还有少量的课程是由于教师个人的因素未开设。

(三)教师授课方式

教师授课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采用了在线直播、录播、放发慕课视频、利用超星学习通发放资料、自学+答疑等多种方式。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保障了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这其中,还有相当比例的教师使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200402154805.png 

图4:全校教师在线教学授课方式

(四)教学平台运用情况

教师使用多种授课平台(教学平台、直播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工作,包括超星学习通、QQ 、腾讯课堂、中国大学MOOC、腾讯会议、钉钉、B站、建筑云、全时云会议平台等,其中腾讯课堂、超星学习通、QQ、中国大学MOOC的使用率合计超过了80%,特别是老师们注意充分发挥各个平台的优势,将多个平台结合运用,既保持了教学的顺畅进行,又为同学们提供了多种学习途径的可能。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200402154845.png

图5:全校教师在线教学平台运用情况

二、学生对在线教学总体评价

从学生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虽然大多数同学还是想回到学校上课,但令老师们特别欣慰的是,在线教学仍获得了同学们很好的评价。有的同学反馈评价“课程内容充实,及时批改作业,能够让我们掌握知识”、“课件非常的完整,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让我们有多种途径掌握知识点”、“课程中老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程氛围非常好”。总体上,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率在75%以上。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200402154919.png 

图6:全校教师在线教学学生满意度调查

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有五类老师教学受学生欢迎:

一是平等互动的老师。一些老师与学生亦师亦友,每次上课之前,都会和学生互动,聊一聊自己的所见所闻或感想,以平等之心对待学生。讲课时又轻松幽默,寓教于乐,对于同学们在学生过程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与表扬,让同学们觉得学习很愉快。

二是教学直观的老师。一些课程是需要书写公式,进行推理演算,体现思维过程,转成在线课后又该如何呈现给学生?这是每一个从事在线教学的老师为之困扰的事件,但许多老师想法设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有的老师自制了一些教具,有的老师使用电子笔进行分屏讲解,有的通过花费大量的精力制做PPT,把计算过程通过PPT动画模式配合讲解一步一步呈现出来,使学生感到与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差别。

三是知识渊博的老师。一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表达生动,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注意承前启后,循序渐进,不断启发学生思维,上课时注意将更多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

四是关爱学生的老师。一些老师不仅上课认真,也很注意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在疫情较严重的阶段,上课时经常嘱托同学们用希望和信心看待现在的疫情控制形势和日常的学习生活,要求同学们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做好防护措施,鼓励大家立足现状,坚持努力,提升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把教学工作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如沫春风。

五是严格要求的老师。同学们反映,由于上网课,很难实现良好的自我管理。所以老师们的管理与督促尤为重要。实际上,严格考勤的老师、认真管理课堂的老师、经常布置任务的老师、认真检查学生作业的老师是受学生欢迎的。

三、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主要措施

为落实在线教学管理,确保在线教学质量,学校先后组织召开了3次会议,下发了4个教学管理文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部署,教务处、质评处、各教学单位积极作为。一是全面开展教学培训,精细化提升教师在线教学技能。学校依托超星在线教学平台, 开展全方位、全角度、全过程的在线教学培训,为不同需求的教师提供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课程,使教师迅速掌握用多种方式与多种平台进行在线教学,有了多种在线教学应急预案,确保在线教学能顺利开展。二是坚持教学检查和反馈,各学院基本上做到了每日在线教学情况反馈,每周都编写了在线教学情况简报。截止目前,大多数学院进行了在线教学师生问卷调查,并对相关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三是发挥校领导、职能部门、教学督导的作用,组织开展线上听课评课活动,发现问题,督促及时改进。四是全力加强信息交互,多渠道宣传保障教学信息畅通。通过微信群、QQ群、课程群组、视频会议等多渠道加强学校与学院、学院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传递,组织开展在线教学经验交流会,进行教学经验分享,组织开展集中听课,建立家校联系等,助力师生更好地开展在线教学,保障教学质量。五是充分利用数据资源,信息化手段掌控实时教学状态。学校与课程平台建立教学质量保障联动机制,运用平台大数据实时监测教学运行充分利用学习行为分析数据,通过学生出勤率、预习完成度和师生互动等指标,充分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状态。从各任课教师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出勤率总体在95%以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情况非常好、比较好的比例达85%,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在线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一些,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也较令人满意。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课程建设问题。一是开课率还有提升空间。要鼓励老师们充分利用各大平台免费开放在线教学资源的机会,主动作为,深入挖潜,尽可能多地开出在线课程;二是我们的在线教学研究还做得不够,还有些老师只是简单地把传统课堂搬到在线,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都还有待更新;三是课程建设质量还有差距。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老师单打独斗的情况比较突出,课程组、教学团队合作不够,课程建设缺少系统设计,知识的碎片化、体系化加工做得不到位,缺少高阶性与创新性。

其次是学生管理问题。通过调查了解到,64.53%的学生用电脑,35.47%的学生用手机上网课,85.23%的同学希望网课有教师的直接讲解。学生长期使用手机听课对于集中精力、完成课堂作业都有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教学检查及学院和教学单位的教学周简报来看,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学生缺课、应付、不交作业等情况。结合学生反馈提到的网络卡顿、教材不到位、作业过多、直播平台杂等问题,要求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沟通,加强对学生的出勤和课堂抽查,尽可能把学生留在课堂。

五、改进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依据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对标“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重点打造在线“金课”、在线线下混合“金课”,抓紧研究制定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指导意见,明确课程质量要求、标准和管理等方面要求,构建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队伍,形成符合PDCA理念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是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关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教学的唯一出发点,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要按照在线教学的规律,强化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增强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自控力;要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多渠道收集学生对于在线教学的具体需求和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教学。

三是加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要选取优秀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教学经验和模式;要依托学生学习效果反馈,鼓励教师及时调整授课模式、授课节奏以及答疑交流安排等;要服务和帮助教师掌握和提升在线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使师生集中反馈的问题和个性化的需求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和解决,保证在线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四是做好教学跟踪、监督和激励。充分发挥校领导、教务处、质评处、学院、教学督导的作用,深入线上,广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适时组织评选年度优质在线课程、“十佳在线课程”“十大活跃在线课程”等,对获得奖项的课程,取得良好成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推动学校在线课程的建设、应用与推广,引导教师教学方式不断变革。

                            

 

                            202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