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资料 > 教学动态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教授为我校师生作文化产业发展专题报告

供稿人:李思瑶 摄影:李思瑶 魏蓉荣 林铁责任编辑:root2020-11-02点击次数:

 (本网讯)10月31日下午,人文与艺术学院邀请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教授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作“文化产业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林铁主持,文化产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师生聆听了讲座。

微信图片_20201102153830.jpg

胡惠林在讲学中  魏蓉荣/摄

作为中国高校最早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拓荒者,胡惠林首先介绍了文化产业定义及本质。他从文化产业的演进历史出发,以湖南长沙最典型的文化产业形态——铜官窑和湘绣为例,论证了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社会系统。

接着,胡惠林以玉器、彩陶、青铜器、汉画像石、陶瓷为载体,讲述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历程,强调器物(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代表了中华文明每一发展阶段的最高水平,并提出文化产业必须是大规模的生产,必须具有艺术、文化和美学价值。

微信图片_20201102153825.jpg

报告会现场 李思瑶/摄

之后,胡惠林从文化产业生产的三种形态——传统观念形态、大规模机械复制工业文明形态、互联网技术信息文明形态,阐述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一种形态中的文化遗产构成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第二种形态中的现代印刷术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第三种形态中的互联网证明了经济和科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可以带来精神效益。在他看来,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是文化产业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针对同学们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和专业学习方面的提问,胡惠林给予了详细解答。他认为,文化部和旅游部的合并是一个重大的体制性改革,代表了我国走向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的核心是内容,我们应以塑造新时代的精神产品为目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综合性、交叉性复合型人才,同学们在本科阶段一定要打好基础,加强宏观上的专业判断能力。

微信图片_20201102153844.jpg

学生提问 林铁/摄

“这是一个呼唤伟人和产生伟人的时代,同学们应将习总书记视察岳麓书院和马栏山创意文化产业园当作一个契机,从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文化产业的未来,并做出自己创造性的贡献。”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胡惠林表达了对同学们今后学习和发展的期待。

林铁对胡教授来我校讲学表示由衷感谢。他指出,文化产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同学们需要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掌握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又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以及澎湃的时代意识和政治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