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科专业 > 省级 > 正文

土地资源管理

供稿人:工程管理学院责任编辑:2021-06-29点击次数:

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代码:120404)

在国家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土地作为国家发展的空间载体与生态基底,其科学治理已上升为国家核心战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以及“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构建“技术+管理+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能够驾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守护国土空间安全的栋梁之才。

对接国家战略,彰显专业价值

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导下,专业紧密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针对2024年启动的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培养具备空间规划、生态修复、耕地保护全流程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自然资源数字化转型:响应“智慧国土”建设要求,聚焦GIS、遥感、大数据等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不动产管理中的深度应用;

城乡协调发展: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提供决策支持。

多元发展路径,广阔职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拥有广阔且多元的职业发展通道,具备强大的就业竞争力。

服务公共部门:自然资源局、发改委、住建局、农业局、环保局等政府部门是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从事管理与政策研究工作,实现服务社会理想。

投身市场经济:不动产开发与经营、土地及房地产评估、资产管理、土地投融资等领域的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为毕业生提供广阔发展平台。

融合前沿技术:随着“智慧城市”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的毕业生,将在智慧国土、数字孪生城市等新兴领域大有可为,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智慧空间解决方案”。

根基深厚   未来可期

教学资源与培养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湖南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卓越实践能力和广阔国际视野的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领域高素质专门人才。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保障方面构建完善体系,确保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本专业积极推进“专业教育+科技赋能+人文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学生不仅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专业知识,还将广泛涉猎现代科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和人文社科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全面推广“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确保学生接受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专业赋能和前沿技术熏陶。

本专业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3人,讲师12人,高职称教师占40%;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20人,占100%;博士10人,占50%。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双师型教师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南省“新世纪 121 人才工程”专家1 人,中国新闻出版领军人才1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人。

为深度衔接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需求,学校构建了技术先进、场景真实、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智慧化设施与专业化平台为学子铺就从课堂到职场的进阶之路。

智慧化教学环境:依托国土空间整治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已建成覆盖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训练体系。

专业实验室支撑智慧城市与国土空间规划实验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配备了GIS、RS、CAD等专业软件及GPS接收机、全站仪、水准仪、无人机等精密仪器。

多样化实践基地:本专业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定期前往实习基地开展专业实习 。同时,专业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深入行业一线、了解实际工作流程、参与真实项目的机会。



学子风华   成就斐然

培养成果与发展路径


本专业人才培养不仅注重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更致力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历届学子在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充分彰显专业人才培养成果。

本专业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类高水平专业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在全国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湖南省大学生村庄规划设计竞赛等大赛中屡创佳绩,其中,依托学生“三下乡”调研成果形成的咨询报告得到省长和省政协副主席的肯定性批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本专业在省级以上课题和多项教改项目支持下,构建独具特色的“课题+导师”教学与科研双驱动,深度融合“科教、校企、学创”三大培养路径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考研录取率从2020届的10%跃升至2025届的35%,居全校第二。学生主要被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录取。

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各级政府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城乡规划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生态环境部门,以及各类国有企事业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不动产评估公司、土地整治公司、GIS技术公司、银行和咨询机构等;从事工作涵盖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调查评价、不动产登记与估价、土地征收与储备、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城乡规划设计等领域,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025年7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