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男,中共党员,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24届法学专业毕业生,目前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经济法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该生本科在校期间曾获湖南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
当清晨六点的阳光洒在操场上,总能看到一个清瘦的身影在晨跑中迎接新的一天。他就是徐军,用四年时光在校园里书写了一部关于责任与热爱的青春篇章。
这个来自湖南常宁的男孩,似乎总能在不同领域绽放异彩。在聚光灯下,他是手握话筒的讲述者——校级演讲比赛他用《外婆的辣椒炒肉》唤醒游子乡愁,主持台上从容应对突发状况的机敏让人印象深刻;转身换上运动服,他又成了田径场上的追风少年,校运会1500米决赛最后冲刺时响彻全场的加油声,至今仍在毕业生的记忆里回响。
但更动人的光芒,闪烁在他四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中。作为连任四年的班委,他的工作手册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日程:开学时为同学们分拣教材的背影,综测评定时的耐心解释,疫情期间带头组建的班级防疫互助群。那个在元旦晚会上举着自拍杆、带领全班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vlog,至今仍是班级群置顶的"精神坐标"。他带领班级获得“优秀团支部”、“先进班级”等荣誉,却总在得到他人的夸赞时说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共产党员’四字,是承诺,更是鞭策。”2023年成为预备党员后,他在党组织的引领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始终步履坚定,将青春理想融入党的使命,用扎实的行动丈量成长之路。他秉持“知行合一”的信念,以行动诠释了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曾参与乡村基层调研,亲眼看见党员们用实干点亮民生的动人场景,深受触动,“党员的价值,在于将‘为人民服务’化为点滴行动。”
2021年盛夏,湘南大地热浪翻涌,这个曾经的留守儿童正用知识反哺故乡。徐军带着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志愿者团队回到家乡常宁,联合阳加中学的学子们开展“交阳似火”夏令营活动;在常宁二中、常宁一中、鲇鱼小学的教室里,他积极配合家乡民间组织“常宁清溪教育发展协会”开展工作,组织“立志求学”、“学习方法分享会”专题讲座,由常宁清溪教育协会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等为家乡学子分享学习经验,让家乡的学子们少走弯路,让县城中学的学弟学妹们第一次见到了中科院的博士生导师。从吉祥养老院给百岁老人讲故事、唱红歌,到开学季扛着行李引导新生的汗湿背影;从无偿献血车上第8次挽起袖管,到带领志愿者顶着暴雨抢收实验田的毕业季——这些看似零散的片段,最终拼凑出一个青年最生动的精神图谱。正如他在日记里写下的:“真正的成长,是让脚下的泥土变成别人眼里的星光。”
大学四年,他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展示活动中获校内第一名、毛泽东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竞赛一等奖、“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市级三等奖、“中国味道”主题演讲比赛三等奖、校主持人大赛优胜奖、校朗诵比赛优胜奖、2022年校运会男子1500米组第二名……
如今,这个总说自己是“普通班委”的男孩已经在踏上新的征程。但教学楼前那棵他参与移栽的香樟树知道,有个青年曾在这里种下过整个春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