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管理学院,有这样一位教师:他既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领航者,也是教职工党支部的 “领头雁”;他用扎实的专业功底点亮学生求知之路,更以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师生心中的榜样。他,就是 2024 年度专任教师师德考核优秀教师 —— 唐俊峰博士。
一、信念如炬,锚定育人航向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八个字在唐俊峰博士心中,不仅是教育使命的凝练,更是照亮教育征程的灯塔。作为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他始终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作为行动指南,在深入研习中把握育人方向,在教学管理中落地生根。担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带头参与师德师风专题学习,将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带领支部党员探索 “党建 + 育人” 新模式;作为专业负责人,他把 “立德树人” 融入专业建设全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到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 “育人为本” 的理念。他常说:“教师的职业素养,既要在知识海洋中汲取养分,更要在实践磨砺中淬炼初心。” 这种对教育事业的赤诚,让他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也成为了学生成长路上最可靠的引航者。
二、赛场领航,学科竞赛显担当
“学科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更是学生成长的练兵场。” 深知这一点的唐俊峰博士,在教学中始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尤其重视以竞赛为平台锤炼学生的专业能力。
从全国 BIM 大赛的选题构思,到方案设计的细节打磨;从实验操作的规范指导,到论文撰写的逻辑梳理,他始终全程参与、悉心陪伴。为了让学生在竞赛中脱颖而出,他常常牺牲周末时间,和学生一起泡在实验室反复调试模型;面对技术难题,他带头查阅文献、请教专家,用 “不解决问题不罢休” 的韧劲感染着每一位队员。近年来,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团队在全国 BIM 大赛中屡创佳绩,一张张奖状的背后,是他对 “以赛促学、以赛育人” 理念的执着践行,更是对学生专业成长的深情守望。
三、暖心护航,考研路上伴成长
“考研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信念的较量。” 对于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唐俊峰博士总是给予最贴心的支持。他利用课余时间开设 “考研加油站”,为学生免费辅导专业课程,帮他们制定个性化复习计划;针对备考中的焦虑情绪,他化身 “心理辅导员”,用 “过来人” 的经验分享缓解压力,让学生在紧张的冲刺阶段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更难得的是,他凭借自身在专业领域的积累,为学生精准 “导航”—— 从院校选择到专业方向,从复试技巧到导师联系,每一个环节都倾囊相授。在他的帮助下,谢伟岸、陈好等同学成功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学府,这些学子的成功不仅点燃了更多学生的考研热情,更让 “敢闯敢拼、勇攀高峰” 的学风在学院蔚然成风。
四、德润无声,言传身教树标杆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唐俊峰博士的师德风范,就藏在这些 “摇动” 与 “推动” 的细节里。
他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论是课堂上的提问还是课后的交流,总能耐心倾听、平等对话;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中融入行业伦理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从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到实验数据的精准记录,每一个细节都要求 “零差错”。这种 “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的作风,让 “师德” 二字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学生可感可知的行动指南,指引他们在求学与做人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从专业建设的领航者到学生成长的守护者,从党支部的 “领头雁” 到师德师风的践行者,唐俊峰博士用行动诠释着 “四有” 好老师的内涵。在他看来,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更是一场漫长的坚守 —— 坚守育人初心,坚守师德底线,坚守对每一个学生的责任与热爱。未来,他将继续以匠心打磨教学,以爱心滋养成长,在教育的沃土上书写更多育人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