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属有关部门:
8月30日,校党委书记肖湘愚在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把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各部门特别是各二级学院要继续组织本部分人员认真学习会议编印的学习材料及肖书记讲话精神,及时转变观念,认真抓好本科教学工作,为提高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附:肖湘愚书记在2018年教育思想大讨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教务处
2018年9月日
附:
肖湘愚书记在2018年教育思想大讨论
研讨会上的讲话
(根据会议记录整理)
同志们:
这两天召开今年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很及时、很有必要,特别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有重大的意义。一是今年6月21日,教育部在成都召开了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专门研究部署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第一次会议,陈宝生部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本科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二是前天教育部正式下文,我校顺利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但我们接下来还要面临为期两年的合格评估整改“回头看”的问题;三是省里开展了专业综合评价工作,结果即将揭晓,但我们学校恐怕不乐观;四是今年我省又有四所学校升格为一本,社会各界对我校升格为一本的期望值增大,我们面临招生的压力、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压力。
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尽管时间紧,但内容丰富,成果突出。刚才,听了各组的发言,大家所提的意见都是建设性,都是好的。通过会议,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鼓足了干劲。为进一步巩固本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成果,我这里谈六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习总书记在5月2日视察北京大学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四个“主要内容”:明确提出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提出“两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明确提出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再次强调“四有好老师”殷切期望的基础上,对青年学生明确提出“四点希望”,就是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这个“一二三四”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大家必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
习总书记还强调了四个“重要论断”: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住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书记对高校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三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办好我国高校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带动高校其它工作。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二、必须不断加强理念观念的更新,贯彻落实“四个回归”。
要认真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的特点,不断更新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和现代教学的观念。一是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高等学校办学好坏的根本标准,对学生的研究改革、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二是要牢固树立“以本为本”的观念。把握好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以本为本”,全面落实学校的办学定位,即建设高水平地方性财经院校;二是推进“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回归本分,就是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回归初心,就是高等学校要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回归梦想,就是高等教育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要通过大讨论,推动全校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
三、必须牢固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建立、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要加强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和通识教育中心,加强通识课程建设;二是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教学计划,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三是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我们学校开办了创新创业课,但是我们的创业课真是高水平的创业课吗?我们的创业教育必须结合创新教育。有一篇文章讲到了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提出了五位一体:课程、讲座、训练、竞赛、成果孵化;四创融合:创新、创意、创造、创业;三个协同: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我觉得很好,很有借鉴意义。上好创新创业课,我们一定要把好教师关,不是谁都可以上创业课,它必须是一个体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来规划我校的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四是要加强学风建设。我们在这里一起学习宝生部长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关于“四个回归”的讲话:“有人说,现在是‘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这种现象应该要扭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对大学生既要有激励也要有约束,要改变考试评价方式,严格过程考评,通过鼓励学生选学辅修专业、参加行业考试等,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读书止,实现更加有效的学习。要严把出口关,改变学生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国内许多教育专家认为毕业清考是最腐败的教育制度,通过考试通过率、毕业率、学位授予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是与现行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的。所以要严抓学风建设,严格学籍管理,学风搞好了来倒逼教师水平的提高。
四、必须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除了数量足够和结构优化外,应该还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情怀,教师要用所有的精力来教好学生;二是教师的责任感,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三是教师的精神状况,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四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要对教师的课堂行为进行规范,要把师德师风的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五是教师的个人发展,学校拟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师工作部,对每一位教师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要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多元化的培训。以后对我校的教师队伍要达到以下3个要求:一是要有20%的教师有国外三个月以上的培训经历;二是“双师双能型”教师要达到50%;三是要建立教师的两个准入制度,课程教学的准入制度(尤其是新课)和新进教师的准入制度,未经过培训、试讲、教研室活动的新进教师不能上讲台。还要改革教师评价办法,设立教学型教师单独的职称评审指标。设立教学奖项,重奖一线教师。
五、必须持续关注课堂教学革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说,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单元。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课堂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教学技术,必须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改革,有人总结为课堂教学革命。什么是高水平的课堂教学,通俗的说四句话来概括:上课坐前排、把头抬起来、脑筋动起来、课后忙起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有五种境界:安静(Silence)、回答(Answer)、对话(Dialogue)、批判(Critical)、争辩(Debate),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校大部分教师的课堂目前只做到了前两点,所以我们把课堂教学提高到革命的高度。要积极引导全校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开展课堂教学探究式、小班化、翻转课堂的改革;改革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突出平时化和学习过程的考核;要把先进的教学技术引入课堂,建设一批“智慧教室”;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建设一批校级和院级精品课程;要积极引进网络课程、开放课程、慕课等。
六、必须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建立重视本科教育教学的氛围与环境。
在这点上除了领导重视、保证教学投入逐年增加以外,还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推进二级学院管理的改革,教学管理重心要下移,可先行选择两个学院进行试点;二是建设保证教学的常态机制并常抓不懈;三是要建立先进的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这里要重点讲一讲职能部门的管理如何围绕教学服务。职能部门要从管理者变为服务者,服务对象必须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有责任和担当,要爱校如家,增强责任心;二是要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三是要精细化管理;四是管理必须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为提供优质教学和师生服务。既要保证职能的落实,质量的把关,但是怎么样减化手续,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是每一个部门都应该去思考的。
下一步我们就如何加强本科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要出台一个《意见》,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把好的想法提上来,大家一起来研讨,而且一旦形成文件就必须严格执行,几年以后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以上六点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