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程管理学院的育人一线,党委副书记刘绿丝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将政治引领、师德示范与管理服务深度融合,用创新举措破解育人难题,用温情关怀护航学生成长,成为师生心中的“引路人”与“贴心人”。多年来,她以扎实的行动与亮眼的成效,书写了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担当答卷。
一、铸魂育人,以坚定信念锚定成长方向
“青年学生的成长,首要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刘书记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她工作的根本遵循。作为学院党委副书记,她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政治引领融入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细节。
为让思想教育入脑入心,她创新载体搭建平台,通过组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及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红色研学、政策宣讲、榜样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大局相连。在她的持续推动下,学院学子投身基层的热情不断高涨,2024届毕业生参与西部计划7人,2025年增至10人,用行动诠释了青年担当。
二、春风化雨,以高尚师德涵养学子心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刘书记始终以言行雅正的标准要求自己,将诚实守信、谦虚包容的品质融入日常,用高尚品行感染每一位学生。在学生眼中,她既是严格的管理者,更是温暖的守护者。针对贫困生群体,她建立长效关注机制,从资助申请到职业规划全程跟进,用细致帮扶化解学生的生活与学业顾虑;面对心理危机学生,她耐心陪伴疏导,通过一次次谈心谈话帮她们走出困境。每年暑期,她亲自指导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带领学生深入乡村振兴一线,从方案策划到成果总结全程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社会责任感。这份“爱生如子”的情怀,让教育的温度直抵人心。
三、强基固本,以精细管理培育优良学风
学风是人才培养的灵魂。刘书记深知其重要性,构建“督查+示范+氛围”的学风建设体系,以刚性管理与柔性引导培育优良风气。她牵头落实课堂出勤、寝室卫生、就寝纪律等日常督查制度,用规范管理帮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通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团员”、举办学风分享会等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经过多年的持续推动,学院学风日渐浓厚,考研成果连年突破:2024年考研录取47人,2025年增至64人,考研录取率将近15%,2021级土地资源管理班考研录取绿超30%。
四、创新赋能,以体系建设破解育人难题
在多年实践中,刘书记以创新思维构建特色工作体系,推动育人工作提质增效,交出了三份亮眼的“成绩单”。
一是心理育人有温度。 她打造的“1+2+3+4”心理育人工作体系,以整合资源、建强队伍为核心,聚焦一般与特殊“两类学生”,紧盯适应、发展、成熟“三个阶段”,通过“四进”渠道实现全覆盖。2023年,学院获评校优秀心理健康工作单位,为学生筑牢心理防线。
二是学术创新有活力。 依托“有道”工程协会搭建师生“共研共长”平台,开展科研申报指导与学科竞赛培训,形成“以赛促学、以研促学”的机制。2024年,学院获湖南省创新创业项目立项7项,在全国房地产策划、测绘大赛中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等多项荣誉。
三是就业服务有精度。 推行“三强化”工作法,通过党员责任区“1+N”帮扶、信息员队伍搭平台、困难台账精准对接,构建“党员带全员”机制。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学生党员就业率超98%,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从思想引领到学风建设,从心灵关怀到创新赋能,刘书记以初心坚守岗位,用实干诠释担当。她的事迹,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践行育人使命的生动缩影,更彰显了教育工作者的赤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