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以学立身,扎根学术沃土
2024年6月,苏慧同志以优异成绩取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博士求学期间,她展现出卓越的学术素养:2023年以全国0.2%的比例斩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SSCI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8篇,参与3项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其成果多次被纳入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参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她参与第18届国际能源经济学会欧洲会议以流利的英文向国际学界展示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参与2024中国自然资源科学大会作专题汇报,荣获“优秀青年报告奖”。
二、以德润教,深耕三尺讲台
作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工程管理学院青年教师,苏慧始终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在承担《土地资源学》、《知识图谱》、《综合自然地理》等三门本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她尤其注重在专业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在讲解耕地保护政策时,巧妙融入习近平总书记“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论述,引导学生观看《十八亿亩红线》纪录片并撰写反思报告。一名学生在作业中写道:“原来每块土地都承载着民族生存的根基,这堂课让我读懂了土管人的使命。”这种价值引领成效显著。
三、以爱育人,点亮科研星火
苏慧积极实施了因材施教的科研教育方案,苏慧利用业余时间成立学生科研小组,并无偿为有科研意愿和研究兴趣的学生提供系统化的科研写作教学。该小组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已有15名学生参与。科研小组每两周进行不同主题的科研写作研讨,本人积极制作科研教学PPT进行科研辅导,并在研讨后对各同学的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批改、建议,点对点教学,并及时反馈。组会式的研讨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汇报发言,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这种全方位的互动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日后的学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慧常以这句格言自勉。从青葱学子到青年教师,从科研新秀到教学能手,她始终以炽热初心照亮学子成长之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