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财院党发﹝2015﹞26号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学生党建工作,推进“党建进宿舍”,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和谐文明的学生生活园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经党委研究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站宗旨
在学生宿舍(公寓)建立“学生党员工作站”(简称工作站)的目的是要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将学生宿舍(公寓)中的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正式党员,下同)、党员近期发展对象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在宿舍(公寓)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实践中“履行宗旨,锻炼党性,提高修养”,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党员近期发展对象的教育管理,全面提高学生党员、党员近期发展对象素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带团建、党员带普通学生,以营造氛围、养成习惯、健康成长为主题,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日常管理和服务为抓手,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组织保障。
二、组织管理形式
以学生宿舍(公寓)栋为单位,成立学生党员工作站。工作站由各责任栋的思政辅导员担任负责人并组织开展具体工作,以学生党员、党员近期发展对象为主体(党员少的栋可吸纳入党积极分子参与),由学工部管理,党委组织部指导,各系党总支、学生支部、辅导员以及院团委参与配合。工作站可根据情况设立若干小组,小组长由学生党员(党员近期发展对象)担任。
三、工作职责
1.宣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学生宿舍管理和和谐校园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团结所在宿舍全体同学,为完成宿舍内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2.充分发挥党员工作站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所在栋的学生党员、党员近期发展对象配合学院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先锋工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党性实践教育,宿舍文体活动等,增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集体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营造健康文明的宿舍文化,努力把学生宿舍建设成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和党性实践教育基地,以良好的党员风范影响和感染学生,吸引优秀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及时掌握本栋党员工作站所属学生党员、党员近期发展对象的基本信息,建立名册及信息情况详表,并及时更新。
4.配合系学生党支部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如实地向系学生党支部反映所属宿舍党员和近期党员发展对象的情况,在学生推优入党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系学生党支部应加强与党员工作站的沟通联系,在讨论确定党员发展近期对象以及预备党员转正前,应充分听取党员工作站的意见,把党员工作站的评价意见作为党员培养、发展、教育管理以及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并把确定后的名单以书面形式报送给党员工作站,以便对其进行培养、管理与教育。
5.组织本栋学生党员带动全栋学生开展读书学习、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及文化文体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营造宿舍(公寓)积极向上、学习进取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共同进步。
6.组建党员服务队,努力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关心在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方面有困难的同学。通过深入学生寝室、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和生活状况,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以及学生的实际困难,如实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遇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学院有关部门,发挥学生和学院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设立服务日,定期为同学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援助。配合学院做好所在栋学生宿舍的安全、卫生、纪律的检查、评比等管理工作。
7.组织开展党建带团建、带社团等党团共建活动,指导学生宿舍团组织开展工作。
四、主要工作制度
1.报到退出制度。每名学生党员、党员近期发展对象每学期开学前两周到所属栋党员工作站报到;新党员以及新确定的党员近期发展对象要及时到所属栋党员工作站报到。在离开栋前一周办理退、转手续。
2.党员明示制度。通过宿舍党员形象展示板展示党员形象,并在党员寝室挂牌明示,督促全体党员时刻注意修身自律、团结同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党员先进形象。
3.党员责任区制度。每名学生党员和党员近期发展对象在宿舍内负责一定区域的卫生监督、秩序维护、安全防范等管理工作,在树立自身形象的同时,带动、督促责任区内同学遵规守纪,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4.学习制度。建立新闻联播收看,时事政策、政治理论、文化知识学习等定期学习制度。组织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成立“读书会”、考研组等各类学习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党员、党员近期发展对象并带领本栋学生开展“读好书、善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心得和学习经验交流,评选和展示优秀的读书、学习笔记等。建立 “爱心书屋”,动员毕业学生捐赠书籍、考研资料,通过一届一届的捐赠活动,为需要的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提供阅读便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5.例会制度。党员工作站每月末召开一次例会,总结当月并确定下月工作;每学期末安排一次工作研讨会,总结工作经验,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工作站的活动。
6.党员评议及鉴定制度。党员工作站应每学年召开一次党员大会评议党员,对所有学生党员、党员近期发展对象要进行一次年度鉴定,填写《鉴定表》,鉴定结论分为优、良、及格、差。鉴定意见必须经工作站会议讨论通过,同时将《鉴定表》报送学生党员、党员近期发展对象所在系党总支、支部。
7.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结对帮扶制度。设立党员服务信箱,收集整理意见建议并及时呈送相关部门处室;坚持党员与党外群众、学生团组织等建立联系,构建党员带重点培养对象,重点培养对象带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影响全体学生,党员寝室帮扶脏乱差寝室,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帮助后进学生的工作格局。
8.挂职锻炼制度。各党员工作站与系学生党支部协调,安排本站的学生党员、党员近期发展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挂职锻炼工作地点有:组织部、团委、各系部办公室、各自治栋办公室、本栋自管委、学生服务大厅“雷锋号”党团共建服务站、社团组织等。具体挂职工作由挂职单位指导老师指定,挂职锻炼结束后由指导老师填写挂职锻炼情况表,作为入党及转正的辅助材料。
五、经费开支
给予每个工作站一定的活动及建设经费,给予每个工作站负责人一定的电话费补助。
六、总结表彰
每年由学工部组织,组织部及各系党总支参与对各党员工作站进行考核,评选“优秀党建工作站”3个(考核办法另定)。工作站负责人的工作成绩作为评选优秀辅导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的优先依据。
七、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2015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