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院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供稿人:刘天浩  责任编辑:刘天浩  2013/11/01  点击次数:  

党发〔2013〕23号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发〔2010〕1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规定》(湘组发〔2012〕24号)、《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湘教工委发〔2013〕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湘教工委发〔2013〕7号)、《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湘教工委发〔2013〕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我院党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保证。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把着力点放在服务型党组织和活力党支部建设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作用,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全面把握党建工作的基本任务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作为党支部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党性教育为核心,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在组织上保持纯洁性,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2.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分类培训教育体系。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开辟网络教育阵地,建立党员分类培训教育体系,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通过开展预备党员、教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学生党员、新生党员、毕业生党员、流动党员等各级各类培训,进一步提升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思想作风。其中,青年教师党员每年参加集体学习时间不少于24学时,学生党员每年参加集体学习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6学时。
3.举办专题培训班,努力提升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组织新任党支部书记上岗培训,定期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通过校内集中学习和外出学习调研,确保党支部书记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打造一支党务强、业务强的“双强”型党支部书记队伍。
(二)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以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建设。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严格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着重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观念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强化宗旨意识,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彻执行党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参加双重民主生活会。重视青年党员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对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不强,甚至思想蜕变、腐化堕落,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并拒不整改的党员,严格按规定予以及时处置,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
1.优化党支部设置。坚持有利于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利于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活动、有利于密切联系师生的原则,科学设置基层党支部。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基层单位,可以设立党支部;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合并设立党支部。机关、后勤等部门的党支部一般按部门设置,系部教工党支部一般按教研室或研究所(室)设置,学生党支部一般按宿舍、年级、专业、班级设置。凡是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行政、教学、科研单位,都要单独设置党支部,尽量减少跨单位、跨部门设置党支部;党支部规模不宜过大,党员数量较多的党支部可设党小组。湖南省数量经济学会党员归属基础课部党支部,湖南省财务学会党员归属科研处党支部。
2.选强配强党支部书记。选拔党性强、作风正、业务好、组织管理能力突出、热心党务工作的优秀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一般应由部门行政领导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从辅导员、党员教师、优秀学生党员中选任。选优配齐党支部委员会,并应按期进行换届。党员人数超过7名的,应设党支部委员会;党员不足7人的党支部,设党支部书记1人,必要时可增选副书记1人。
3.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一是重视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要把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留学归国青年教师作为党员发展的重点,选择党性观念强、业务水平高、在青年教师中有影响的专家教授和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专门联系培养,及时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二是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优中选优、好中选好,把提高党员质量放在首位。坚持“早选苗、早培养”,认真做好“推优”工作,进一步健全制度,规范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要求,严格标准程序,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坚持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制度,入党积极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发展对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坚持“九个不发展”,即没有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不发展,没有经过一年预备期考察的不发展,没有进行政审或政审不合格的不发展,没有突出的思想政治表现的不发展,手续不完备的不发展,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查清或党内意见不一致的暂不发展,28岁以下的团员青年没有团组织推优意见的不发展,宿舍党支部以及班级鉴定为不合格的学生不发展,学生考试成绩有两门以上(含两门)功课补考或重修不及格的不发展。
(四)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党总支(党支部)委员岗位职责、党支部向党员大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制度、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员发展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学习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一会四评”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等制度,党支部每月至少开展1次组织生活。加强民主管理,落实党务公开,推行党员旁听学院党委会议等做法,确保党的政策和党的建设各项要求落实到位,提高党组织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度。
2.实施党建分级管理责任制。落实党要管党的原则,建立书记抓、抓书记工作责任制,院党委书记抓党总支书记、党总支书记抓党支部书记。各基层组织书记要强化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认识,将党建工作抓实抓好,并落实到部门日常工作中,要将党建工作和教学行政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防止“两张皮”现象。
3.建立完善考评制度。按照党支部自查与上级党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党支部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学院各级党组织具体指导所属党支部制订工作目标,做好党支部的年度工作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党支部所在单位年度考评。建立党支部书记工作述职制度,就抓党建工作情况每年分别向上一级党组织和党员、师生进行专项述职,考核结果作为奖励推优、干部推荐的重要依据。定期评议党支部工作,通过党支部委员会总结汇报、党员群众评议、上级党组织考评、结果反馈、整改提高等环节实现评建结合、以评促建。对不合格党支部书记将及时予以调整,对违反规定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4.坚持科学规范管理。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应组织开展好“七一”庆祝活动和新党员宣誓、重温誓词等活动。各党总支(党支部)必须有一套齐全的管理制度;有一套完整的“三会一课”内容记录本,记录的内容要做到要素齐全、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有一份党员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年度计划为当年发展计划,中长期规划为三年规划;有一本党员干部联系班级、寝室、学生的情况记录登记表,登记表由党员干部认真填写,每年整理存档,努力推进党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开展党建特色活动,建设活力支部
1.提倡快乐学习,建设积极向上的党支部。强化党员快乐学习意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以及学院规章制度等,开展“红色文化进支部”活动、“日读一小时、月读一本书、定期一交流”的“三个一”读书活动和“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演讲活动,促进党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采取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或到基层实践锻炼、举办专题讲座、组织集中培训等形式,培养党员学习兴趣,增强党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党性修养。
2. 提倡快乐工作,建设务实为民的党支部。培养党员快乐价值观,激发党员工作激情,开展“我奋斗、我快乐”为主题的青年党员快乐创造工程活动,以奉献为快乐,以奋斗为快乐,把工作当兴趣,把优秀当习惯,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体会工作成功的喜悦。把党建融入日常工作和重点、中心工作,发挥党建龙头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提高抓中心工作能力为重点,坚持抓好中心带动自身建设,以自身建设促进中心工作,切实增强党员完成中心工作的责任感、荣耀感、成就感。坚决避免支部建设游离中心,支部工作只停留在会议、活动上,没有实质性内容等现象。要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党群之间的沟通、了解,真心实意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努力营造互相信任、相互支持的和谐工作氛围。继续开展“三亮、三比、三评、三创”和党员示范岗等活动,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发自内心地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岗位,立足本职做贡献,创先争优,成为教书育人楷模、科研标兵和服务能手,把党支部打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3.提倡快乐生活,建设和谐团结的党支部创新组织建设载体,积极创造条件,与地方共建党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组织党员参加篮球、羽毛球、爬山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活动,倡导“我工作我快乐、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开展“我爱我校(支部、系部、班级、寝室、家庭等)”等活动,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传递正能量,增强党支部团队的凝聚力和活力
三、强化宗旨意识,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1.推进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将党组织重心前移至学生宿舍和班级,建立管理和服务学生的全覆盖体系,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有机结合。建立以学生党建平台为依托的集学生学习、生活、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学生党建工作体系,创新学生服务管理,坚持党建带团建、带社团,党员带普通学生,舞活党建龙头,以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学习、健身、文化娱乐以及结对帮扶、社会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根据党组织分布,将七系学生划分为若干网格状单元,使每个党支部、每个党总支(党支部)委员、每个党员对应一个网格,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及时反映学生的正当利益诉求,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
2.广泛开展支部共建、结对帮扶活动。继续开展“走下讲台、走出办公室、走进学生心灵”、支部共建、党员帮扶活动。推行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教工党支部与学生班级寝室结对共建,教工党员干部与特殊学生群体(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困扰的学生、贫困学生)结对帮扶以及教师党员指导学生考研、公考、开展科研等活动形式,搭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多元综合性平台、载体,实现党组织零距离服务,将党建工作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机关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中开展“我当一天辅导员”活动。
3.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努力推进电子党务建设,构建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通过建立完善电子党务、党员电子信息档案,建设网上学习园地、网上党校、网上支部、网上服务、党建QQ群等平台和载体,实现虚拟支部与实体支部结合,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简化工作流程,汇集民意贴近师生需求,及时提供简便快捷的服务,确保党建工作全天候全覆盖。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1.经费投入保障。根据湘教工委发〔2013〕6号文件精神,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按党总支每年5000元,教工党支部200元/人、学生党支部100元/人的标准拨付年度活动经费;给予教工党支部书记100元/月、离退休特邀党建组织员200元/月的补助。根据实际需要拨付给组织部党员教育培训及其它工作经费,确保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2.活动场所保障。建设党员活动室,教师活动室建在教研室;行政机关后勤党员活动室建在各部门,学生党支部活动室建在各宿舍或教室。
3.激励关怀保障。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特别是选拔党务干部时,优先使用优秀党支部书记。对符合科级干部任用条件的教工支部书记,经过组织考察、党委审定,在任职期内聘任为科级干部。每两年开展一次评选评优活动,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个人;特别要积极选树青年教师党员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教书育人先进事迹,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组织指导保障。学院院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个党总支(教工支部)和1个学生党支部,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党委组织部党员干部分片负责,指导督促各支部工作的开展,并重点联系一个学生党支部;特邀党建组织员分工指导各系学生党建工作。
 
 
                                 中共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委员会
             2013年10月18日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组织部、党校 版权所有

电话:0731-88811970、88811029

©2017 湘ICP备18011312号-1;湘教QS3-200505000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