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踏上这片土地内心就激荡着一种难以抑制的高亢情愫!革命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人类精神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奇迹!中国革命在这里从胜利走向胜利!无数爱国青年、仁人志士曾潮水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涌向这里,在这里挥洒青春、奉献生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至今,我们的耳畔依然回响着《东方红》、《南泥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经久不息的革命歌曲……

7月8日至12日,我们暑期培训班72人来到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学习,是何其幸运!朴素的讲台上,老师们充满激情地传授着不朽的延安精神;一座座革命旧址,静静地诉说着先辈们的雄韬伟略、壮志情怀;严肃活泼的情景教学,让大家回味当年,如同身临其境;经过培训,灵魂受到洗礼,精神得到滋养,党性修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加强……
一是汲取革命营养。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的培训课程设计极具特色,尤其是现场教学和情景教学,令人印象深刻:从从宝塔山到延安革命纪念馆,从清凉山到凤凰山,从枣园到王家坪,从南泥湾到杨家岭,从照金到梁家河……一次次走进历史,一次次灵魂洗礼;一次次特殊的组织生活,一次次党员意识的唤醒,一次次党性观念的升华。老师们的讲授更是富有魅力,认识到“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意义,唤醒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自觉性……教授们严谨细致的作风、博学慎思的致学态度、清晰鲜活的历史脉络,尤其是发自内心的对革命先辈们满怀敬意的激情讲授,经常令我们禁不住热泪盈眶,让我们汲取了丰富的革命营养,加深了对革命传统和党的历史的认知和了解,进一步坚定了“四个自信”,坚定了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
二是铭记光荣历史。从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到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东渡黄河、离开陕北进入华北,党中央在延安战斗和生活了13年。党中央从落脚陕北开创新局面开始,排除万难、调整政策实现大发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一个曾经杂草丛生、荆棘遍野、野兽出没的荒芜之地变成了“遍地是牛羊,鲜花开满山”的陕北好江南,成就了南泥湾一段不老的传奇,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也找到了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强后盾;以民族利益为重,推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最大限度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从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折,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军,最终夺取抗战胜利;在蒋介石国民党一意孤行,最终导致两党兵戎相见,形成大规模内战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又带领党和人民军队,转战陕北,运筹帷幄,最终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可以说,这13年,是党和革命事业由弱到强、转败为胜的13年,是中国革命有小到大、不断走向成熟的13年。
三是读懂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历程的精神印记和恒久不变的精神家园。延安精神撷取中国革命时代的精华,是由井冈山革命火种中淬炼出的精神种子,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千难万险磨砺、血雨腥风洗礼,最终在革命圣地延安开花结果。延安精神的原生态就是当年在延安形成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它根植于延安时期的奋斗实践,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两大历史任务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双重考验催化下,把党的革命事业和伟大精神都推向了新的高度。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不断进行研究、提炼和归纳,高度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是我党永远的宝贵精神财富。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就是要在管党治党的实践中牢牢把握延安精神的本源,始终传承延安精神的精髓,发扬光大延安精神。

四是学习宝贵经验。党中央在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如: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保证党始终站立时代潮头,不断发展壮大;坚持倡导和实践民主,不断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保证党中央政权内工作的正确高效;针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极端民主化、无原则的批评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开展整风运动,强调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原则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牢牢把握复杂斗争的主动权等等。中华民族的利益和中国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毛泽东处理重大事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说“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毛泽东处理西安事迹、皖南事变、亲赴重庆谈判以及应对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的策略艺术和高超谋略,证明“转变策略求生存、调整策略求发展、顺应民心求胜利”才是最成功、最有效和最正确的。
五是严守政治纪律。党的纪律是党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根本保证。延安时期党所处的艰苦环境和各种挑战,更加突出地要求全体党员严格遵守纪律,为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提供了根本保证。毛泽东说我们党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毛泽东特别把有纪律放在最前面,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是决定党能否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十个没有”,以及出台《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关系的决定》等一系列的制度规范,正是依靠严明的纪律,我们党才赢得优势,赢得人心,使陕甘宁边区呈现出党风正、军纪严、干群和的感人景象,建成了新民主主义的模范区。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强调“在党内斗争中团结党,提高党的纪律和威信”,要求党员和干部“在思想、言论、行动上严格地约束自己”;朱德在《革命军队的纪律》中指出“革命军队组织力量之巩固,是建立在自觉的革命纪律上的”。为了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的纪律教育,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先后恢复和创办了中央党校、陕北公学、马列学院等十几所干部学校,锻造出了一支纪律严明、有信仰、有目标、方向一致的战斗队伍,使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有效地贯彻执行。
六是保持团结统一。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党中央在经历了长征途中粉碎张国焘分裂党的斗争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重要性,明确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目标。张闻天讲“从根本上说,维护党的纪律、增强党的纪律意识,特别是加强政治纪律建设,其目的在于维护全党的集中统一,使全党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了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和中央权威,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上深刻阐述了看齐意识的极端重要性:“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强调看齐意识,就是要求全党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工作方针中指出“在党内,在革命队伍内,我们有一条方针,就是团结,在原则基础上的团结。首先是党中央内部的团结及全党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其次是党的上下组织、新老党员、新老干部、领导机关内部及武装部队的团结。”七大党章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于自己的坚强团结、意志统一、行动一致。”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强调“把维护党的团结,纯洁党的思想,巩固党的组织,看作是自己最高的责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因为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生机勃勃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范,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七是时刻不忘初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我们党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其根本原因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也找到了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强后盾。2015年2月13日,总书记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可以说,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为我们党一路走来积累了最大政治优势。这次加强党性修养培训,也让我们有机会寻根溯源,重温我党我军光荣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接受思想洗礼,弄清是从哪里走来的,从而记住昨天、把握今天、明确明天更好地往哪里去。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回忆文章中讲:“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百姓,这是我们共产党与那些反动统治者的根本区别。”在梁家河现场教学过程中,看到总书记当年生活、工作过的一孔孔低矮的窑洞、窑洞里的土炕、土炕上一溜排开的六床花棉被,以及那张矮矮的小炕桌,想象总书记当年在昏黄的油灯下看书的情景,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当年,不满16岁的他,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从首都北京突然来到这么一个偏僻贫瘠陌生的小山村,面对着跳蚤蚊虫、粗粝杂粮,面对着各种艰难困苦和无边的孤独,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坚持下来,并且锲而不舍地追求加入党组织,成长为一名年轻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老百姓战天斗地?!我想,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员一脉相承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意志品质、真挚的为民情怀!总书记曾深情地说“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7年知青经历,对我世界观的确立、人生道路的选择、奋斗意志的磨炼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直到现在,当年劳动生活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同陕北老乡结下了深厚情谊,老百姓这个概念具体而生动地嵌在我的灵魂深处。”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正是我们践行宗旨意识的表率和示范。
巍巍宝塔山,铭记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业绩;悠悠延河水,传唱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增强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弘扬延安精神,继承优良传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奋勇前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