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肖哲予 刘一环 摄影:田桥兵
7月2日,“青马志行”队将历史底蕴与文化艺术融入乡村课堂,通过开展戏曲鉴赏、演说表达、手工体验课程,让乡土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戏曲传承,用文化滋养童心
“青马志行”队队员以一场别出心裁的戏曲课拉开了乡村课堂的序幕。课堂上生动的讲解、惟妙惟肖的花鼓戏表演,以及其乐融融的音乐互动,不仅让孩子们领略了丰富多彩的戏曲知识,体验了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为他们的童年增添了亮丽色彩。
(图为“青马志行”队队员表演花鼓戏)
口才训练,让孩童勇于表达
队员们发挥自身演说优势,设置精彩纷呈的口才训练课,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勇于表达。首先,团队队员满怀热忱引导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采用“以心交新”的方式,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随后,课堂以经典绕口令《数枣》这一训练“神器”,锻炼了孩子们唇舌灵活度与吐字清晰度;最后,团队以“小猴子过河”的主题看图说话形式,让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感受艺术表演魅力的同时提升思维与表达能力。
(图为“青马志行”队和当地孩童练习绕口令《数枣》)
趣味手工,以实践领会经典
“指尖上的非遗”创意手工课程中,队员们先后为孩子们讲解生旦净丑的京剧角色特点,凤冠的特色内涵,激发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随后,队员手把手耐心带领孩子们用扭扭棒制作京剧凤冠。弯曲、缠绕、拼接……一根根彩色扭扭棒在指尖变成精美的“凤羽”“珠钗”。孩子们专注于手工创作,在指尖的灵动中提升动手能力,在趣味体验里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京剧特色焕发新生。
(图为“青马志行”队和当地孩童制作京剧凤冠)
本次课堂通过“戏曲浸润+口才训练+手工实践”的多维模式,让孩子们从理论深处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实践经历中提升表达与动手本领。接下来,“青马志行”队将继续开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课程,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