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首页: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心向阳光,共筑成长”|湖财马院2025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精彩纪实

来源: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6日 15:01点击:

供稿:翟锦 肖虹丹   图片来源:马院学生

“5•25”谐音“我爱我”,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5月25日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到来之际,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紧扣“心向阳光,共筑成长”主题,以“深化认知、多元互动、艺术疗愈”为主线,于5月20日至26日创新开展涵盖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创意竞赛、实践体验4大板块7项活动,吸引全院300余名师生参与,通过“认知建构—行为实践—情感升华”教育闭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提质增效。

一、深化认知:从理论到实践的成长启迪

双线讲座,筑牢心理健康根基。5月21日以来,学院先后举办《安全的亲密关系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寻找幸福:积极心态的力量》两场专题心理讲座。情感教育专家磨勒坦通过网络亲密关系风险识别等典型案例,系统解析健康亲密关系的构建路径;心理咨询师向靓以积极心理学为框架,带领学生解锁“幸福公式”,现场互动问答与情景模拟环节引发热烈反响。“学会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让我对未来的选择更有勇气了!”2022级思政2班学生刘丹炫在讲座后感慨道。

(磨勒坦老师开展《安全的亲密关系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主题讲座)

(同学们积极参与讲座互动)

主题班会,建设班级心灵港湾。5月20日至25日,学院各班级开展“心灵成长微课堂”主题班会,辅导员与心理委员联动设计“沉浸式”体验活动,设置心理知识竞答、压力管理角色扮演、心理卡牌自我探索等环节,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并提升自我调节能力。2024级思政2班通过动画演绎的方式帮助同学们释压解压;2023级思政1班、2班更将班会搬到户外,通过“信任盲行”“情绪漂流瓶”等素拓游戏,让同学们在协作中深化情感联结,班级凝聚力显著提升。

(24级思政二班开展心理主题班会)

(23级思政一、二班开展户外心理活动)

    二、多元互动:以创意激活心理能量

笔尖疗愈,书写心灵成长轨迹。聚焦“好好说话”理念,学院“与心灵对话”主题征文活动收到投稿30余篇,同学们以文字记录成长中的高光与低谷。2024级学生曹盼在《健康心灵,与梦想同行》中写道:“原来接纳不完美,才是真正爱自己的开始。”优秀作品通过学院公众号连载,并制成“心灵成长手账本”供学生传阅,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安全自由的情感宣泄口,更通过文字的共鸣,打破个体间的孤独壁垒,营造出温暖包容的和谐氛围,构建起相互理解与支持的精神共同体。

(24级思政二班曹同学征文)

户外心育,青春与山水共呼吸。活动期间,各寝室自主开展“心灵奇旅”户外活动,学生通过朋辈疗愈、自然疗愈的方式,在田园中舒缓身心,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在倾诉中收获共鸣,活动现场欢笑不断。这场走出教室的心灵之旅,让学生在自然韵律中领悟生命哲学,唤醒内心的生命力,真正实现了“脚下沾泥土,心中藏阳光”的成长蜕变。

(22级思政一班户外活动)

(22级思政一班户外活动)

    三、艺术疗愈:让情感在美育中流动  

色彩疗心,手绘青春光谱。在“心愈绘彩”手抄报大赛中涌现出20余幅创意作品,学生们用水彩、拼贴、漫画等形式诠释“自我关怀”主题。作品《心灵驿站》用简单易懂的图画展现心理调节过程,《成长树洞》则以立体扭扭棒设计呈现心灵疗愈空间,同学们利用双手、发挥想象,设计出一件件充满创意的暖心作品。

(马院心理健康活动作品)

(马院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户外活动)

(马院学生手工作品)

镜间哲思,捕捉治愈瞬间。延续去年特色的“心灵镜像”摄影展升级回归,共收到投稿作品200余组。镜头下有中秋夜的皎皎月光,有好友并肩散步的惬意时光,也有学生投喂流浪猫的温情瞬间,有师生共同探讨学术难题的专注时刻,有同学参与志愿活动的热心画面......这些光影定格的不只是场景,更是青春岁月里心灵成长的注脚。

(马院学生记录夜景)

(马院学生漫步聊天)

(马院同学喂流浪猫)

(马院同学采访老师)

(马院同学参加公益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场活动,而是一段陪伴成长的旅程。”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以来将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深刻细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持续为学生打造具有内涵深度、活动温度的品牌活动,帮助青年学子在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积蓄向上生长的精神力量,让青春之花在新时代傲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