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单位: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申报2024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校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及数量
我校本年度可推荐申报重点项目18项,优秀青年项目27项,一般项目23项,合计68个项目名额。各类项目均按照限额推荐,省教育厅已经根据各高校的申报数量、质量及项目结题情况对申报限额适度进行了奖罚,我校也将采取针对性措施,尤其是对项目结题情况较差、被撤项人数较多的学院,适当减少推荐数量。
二、申报条件
项目申报者要结合我校自身办学优势和办学定位,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切实结合自身优势和研究基础慎重选题。各学院要加强引导,注重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前沿问题的研究,注重与科技创新团队、重点科研创新平台和基地的衔接。项目申报条件按照《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项目申请人须是我校在岗人员,鼓励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与项目研究。其他条件如下:
(一)重点项目:支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围绕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聚焦我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着眼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瞄准科学前沿,开展较为深入的创新性研究;鼓励联合企业共同申报课题,着力解决行业、产业和社会发展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依托世界一流建设(培育)学科和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平台申报的项目。申报自然科学类重点项目必须到法定的查新机构查新,查新报告需要在9月23日前提交至科研处。
(二)优秀青年项目:支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的青年教师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研究思路明确,学术思想或技术路线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有利于培育一批进入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学术骨干。项目申报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项目组成员以青年为主。
(三)一般项目:支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根据国家、地方的一般性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着力提高全省高校教师整体科研能力。
三、申报流程
(一)项目申报及校内遴选:根据今年系统开放时间(9月15日-9月28日),本年度项目申报必须通过申报系统填报、查重合格才能进入学校遴选环节。请各单位于9月14日下班前将拟申报人员名单统计后报科研处(名单发OA邮箱),科研处按名单统一发放个人申报账户信息。科研人员凭学校分配的账号、密码登录“湖南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s:// rms.xuefeng.space),按填报说明进行网上填报、人员查重、提交和打印项目申请书。
(二)项目校内遴选:根据老师提交的项目申请书与活页进行(可在OA系统下载模板,采用双面打印),申请书、活页各3份,校内遴选材料提交时间截止为9月25日(周三)上午11点,逾期一律不予受理。
(三)推荐项目材料报送:经过评审推荐的项目继续完善后,请于9月29日前通过系统提交,并打印申报系统导出带水印版纸质材料1份交科研处。
四、注意事项
(一)项目申请人须认真填写《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书》,申报材料应规范、齐全,内容真实,思路清晰,论证充分、合理,研究方向要紧密围绕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选题新颖,具有创新的研究思路、科学可行的技术路线,研究成果和预期目标指标应明确、可考核,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二)项目申请人只能申报其中一类,承担省教育厅项目尚未完成(结题)者,不得再申请新项目。每人同时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累计最多不超过3项。同一课题已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计划资助者,不得重复申报。申报时已在境外并将持续在境外达1年以上者不得申报。
2.项目组成员一般为3~5人,人员结构应合理,鼓励在校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与团队。项目负责人需征得成员同意。教学研究、教改实验探索及一般性工作研究项目不属于申报范围。
五、申报数量和经费保障
(一)省教育厅根据高校办学层次、专任教师数量及上年度项目完成情况综合确定各校项目申报限额。
(二)省教育厅重大工作委托专项项目和合作项目指标单列;世界一流建设(培育)学科可各申报2个重点项目和2个优秀青年项目,指标单列;根据省教育厅确定的激励措施,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项目的第一指导教师申报指标单列。
(三)立项的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由省级财政资金支持,一般项目由学校自筹解决。各高校要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22〕42号)的要求,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不断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
科研处
2024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