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新时代,她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为基,以炽热的育人情怀为炬,在智能财务教育领域深耕不辍,用专业与坚守诠释着新时代师者的责任与担当,她就是会计学院刘海英教授。

一、执教育人,以匠心守初心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在教学生涯中,刘老师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使命,她把自己10多年上市公司会计、财务管理、投资及内控工作经验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中,并与价值观塑造深度融合,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沃土。
面对本科生教学,她深知夯实基础和熟练应用场景的重要性。在《财务管理》课堂上,她摒弃枯燥的理论说教,创“案例情景剧” 教学法,让学生扮演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处理真实业务场景,在角色扮演中理解会计基础、掌握财务管理核心价值观。有学生曾在课程反馈中写道:“刘老师的课让我明白,财务管理不是冰冷的数字和公式,而是企业运营的‘语言’,每一个理论背后都藏着经营的智慧。”
把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注重科研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双重锻造。利用周末时间开设《Stata数据分析》微课堂时,她坚持 “手把手教学”,从数据清洗到模型构建,逐行代码讲解,及时答疑。学年论文学生,刘老师帮助他们从 “零基础” 成长为能独立完成实证分析的科研助手,毕业论文获评“优秀”,论文也已在核心期刊发表,并成功上岸广东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大学研究生。
在学术规范教育上,她始终坚守 “零容忍” 底线。每次指导论文前,都会专门开设 “学术诚信课”,要求学生提交的每一组数据都附带原始来源,每一个观点都注明参考文献。
二、科研领航,以创新促育人
“科研与教学如同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刘老师一直从事智能财务、大数据分析、收益管理及动态定价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改课题重点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
刘老师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如《中国管理科学》、《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等发表论文20多篇,撰写学术专著2本,超过20万字,其中1本入选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精品丛书。她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受邀参加了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举行的第15届欧洲运营研究协会持续优化高级研讨会,并在会上报告了论文,该论文已在SCI检索的国际期刊发表。
做为智能财务发展研究所所长,刘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前沿探索,并申报发明专利(受理中);带领撰写相关论文并投稿;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市调赛(A类赛)获得湖南省一等奖和国家三等奖;带领学生参加湖南省创新创业比赛获得校级奖励;学生们说:“跟着刘老师做科研,就像在企业‘沉浸式实习’,课本上的‘大数据分析’突然有了温度。”
三、开拓国际视野,以担当育英才
作为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负责人,刘老师深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财务人才,是新时代赋予她的使命。为了让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她先后走访了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洲科廷大学等多所海外高校,并邀请海外专家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周前坤教授、澳洲格里菲斯大学胡方副教授线上指导,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将前沿理念带回课堂,促该专业培养方案优化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文献阅读水平,课外开展微课堂《厚生学馆财经英语》班,通过长期的学习,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指导的学生有被康奈尔大学、悉尼大学、莫纳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录取。
四、辐射社会,以大爱显担当
“教育的光芒,应超越校园围墙。” 刘老师不仅深耕校园讲台,热爱学院事务,更将知识的火种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用专业能力服务社会,践行教育者的社会责任。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她始终坚守公正底线,并积极学习优秀经验。
在永州中小学校长财务培训中,她针对教育行业特点,把复杂的财务制度转化为 “校长听得懂、用得上” 的实操指南。培训结束后,很多学员表示意犹未尽;面对企业高管,她的财务战略培训总能直击痛点。在华逸府高管培训中,她结合企业实际设计 “沙盘推演” 环节,让管理层在模拟决策中理解 “财务数据如何支撑战略选择”,为决策赋能。
刘老师还经常带学生和小孩做公益,如给“慢天使爱心屋”脑瘫儿童送衣服和食物,陪伴读书讲故事。
从校园讲台到社会课堂,从学术研究到国际教育,刘老师用行动诠释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的真谛。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她仍在教育的沃土上默默耕耘,用师者的匠心与情怀,培育着一批又一批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财务人才,让师德之花在时代春风中绽放得愈发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