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8月11日上午,会计学院在办公楼215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就财务管理专业(数智财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进行再次研讨。实验实训中心副主任陈建,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孙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系主任周航军,会计学院领导、系(中心)主任和数智财务系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财务管理系主任刘桔林主持。

会议现场
刘桔林就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背景情况和内容进行了介绍,重点讲解了培养方案中新增课程的开设时间与涵盖内容。
学院院长潘彬肯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初步成果,提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当首先做好顶层设计,然后明确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最后落实到课程设置。在顶层设计方面,确定数智财务方向归于财务管理专业;在专业定位方面,作为一所地方性的高校,应着重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并且符合制造业在新型技术变革中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会计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应当贯穿企业的场景和对企业的认知,业务板块要融入到理论课程中。
学院副院长杨健建议将Python课程放在没有数智财务相关专业课的第三个学期,智能财务应用开设时间应当早于人工智能,并将Excel的应用嵌入到某一门相关课程中或者作为专业限选课程。
孙光十分认同会计学院的专业建设方向和潘彬提出的由顶层设计到专业定位到课程设置的建设思路。他认为,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包含财务管理与数智两大块,财务管理专业下的数智财务化人才最终输出的是财务数据分析报告,因此培养的人才应当是立足于财务管理能进行数据分析与整理工作的技术密集型高级人才。未来会计学院和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要在财务管理专业(数智财务方向)人才培养上开展进一步的紧密合作。
院长教学助理、数智财务系主任阳敏表示,预计在八月底学院将请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并对课程组的设置进行部署。
本次研讨会对财务管理专业(数智财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路径再次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的方向更加清晰,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