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这句话是我大一去采访当时大三的一名获得国奖的学姐,那个学姐对我说的一句话。就因为这句话,我下定决心,我也要获得国家奖学金。所以当我得到获得国奖消息时,真的是特别激动,这是自己从大学以来的每天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莫大肯定的喜悦,是完成自己的大学中的一个规划的满满成就感。
如何定义“优秀”这个词呢?我觉得每个人的人生规划不同,对这个词的定义就不同,例如一个喜欢跳舞的人,于他而言的优秀就是:跳出自己的风格的舞蹈,舞出不一样的美丽;一个想要做生意的人,于他而言的优秀是:尽可能多掌握一些生意技巧,多结交一些生意伙伴等;一个想无拘无束的人,于他而言则是到处游玩,看遍世间风景。
而优秀于我而言:则是做一个有规划的人。我把我的大学就总体规划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自我能力的锻炼,另一部分是考研。每一部分又分为许多的小规划,一步步按规划去努力,则是我认为的优秀。让这种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得到的将是一辈子受益的经验。
当我定义了我的优秀之后,接踵而来的是如何让我的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我接下来从以下几点进行总结:
第一、 要刻苦,要舍得花时间。
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养成习惯。谁也不是天才,不可能不学就会。简单地讲,要取得好成绩,专业学习是看书认真准备出来的,英语是背单词背课文背出来的,语文是多读多写出来的。不要抱怨没有时间,没有时间的原因就是玩太多手机了,时间是“抓”出来的,每天一个小时,可以干很多事。20分钟可以背30个英语单词,20分钟可以读1—2篇好的散文,我给大家算个数字:每天背10个单词,加上复习不超过10分钟,四年下来就是一万多,考托福都有富裕。有些事情你觉得难,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坚持做,积累起来,效果绝对超过你的想象。
第二、要讲究方法,要少走或者不走弯路。
你再用力,花的时间再多,如果方法不对,尽走弯路,效果也不好,还会丧失信心,打击自己的积极性。怎么才能不走弯路呢?首先起点要对,养成一件事从开始就把它做正确的习惯,不要稀里糊涂,不假思索地就开始,等发现错了再改,肯定浪费时间。其次标准要高,养成一下子把事情做到位的习惯。比如考证,你可能看了很久的书,但是脑子里没有形成知识框架,对考试中会出现什么类型的题目也没有概念,如果你按照建立知识框架去看书,那么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的体会是,用高标准学习和用低标准学习所用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可结果却差很多。
第三、是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一个人的习惯好不好,素质高不高,往往反映在小事上。要明辨是非,随时提醒自己。比如,注意自己的站相、坐相、走相、吃相,注意每一次作业或考试书写的工整,注意待人接物的礼仪等等。一开始可能有点儿“累”,但用不了多久,你就习惯了,而且让你一辈子受益。
第四、是开好头不开坏头。
习惯是通过过程养成的,而过程都有开头。只要是想好了准备做的事,就要果断地开头,不要拖,不要等。比如:我打算背单词了,好!开始背。我打算记账了,好!开始记。一段时间以后,你会觉得它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了,甚至没有什么觉得不觉得,到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去做了,好习惯就养成了。相反,坏事千万别开头。因为开了头就会对自己放纵了。对于手机游戏,我也玩过,真的很有意思,可它真的很耽误时间。你要被它抓住了,陷在里面了,一时“爽”了,一辈子可能就不“爽”了。我们可以玩,学习效率越高,玩的时间就越多。可一定要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东西,而且一定要能管住自己。人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有些事是他该干的,有些事是他想干的。事实却是,该做的往往不想做,想做的又往往不该做。怎么办?只能管住自己,想办法把想做的纳入该做的范围,把该做的有兴趣地做好。能比较自觉地这样做了,就是成熟了。而且,能够在有质量地完成规划之后享受巨大的快乐,那是任何游戏都不能相比的。
第五、是咬牙坚持。
开了好头就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要咬牙坚持,千万不能松懈。我从高中开始写每日规划,到现在几乎一天都没有间断过。事后,你甚至会被自己的精神所感动,进而特别珍惜自己的成果,越来越不忍心放弃,于是就成了好的习惯。
第六、是不找借口。
据说美国西点军校有一条规矩,就是:不许找借口!这对于养成好习惯非常有帮助。人最容易原谅自己,事情没做好,想办法找一些原因,让自己心安理得,这是一种坏习惯。它会让你软弱,会让你偷懒,会让你逃避,结果你丧失了勇气。
建议大家有机会的话要乐于担任一些社会工作,如:班干部、课代表、协会干部等等。它不仅不耽误学习,反而是锻炼自己责任意识、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工作能力的好机会。这些东西形成了,也是一种好习惯!
以上都是对我的一些亲身经历进行的一些总结,不过写的再多,最想说的就是一定要学会自觉,因为你的大学由你自己决定。大学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未来,请不要随意松懈、更不要随意放弃,请咬牙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