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教与学方法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作者:谭雄伟 编辑:谭雄伟 发布日期:2016-11-18 点击次数: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教与学方法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入落实伍中信院长在2015年初学院教学评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学院教学综合改革,全面展开“教”、“学”、“考”方法改革的大讨论,实现学校建设现代化财经大学的奋斗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院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教与学方法大讨论活动。
    一、活动目的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紧紧围绕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的主题,学习先进教育理论推动改革创新,落实主体责任激发师生奋发进取热情,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
二、活动主题
紧紧围绕“凝聚共识,履职尽责,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现代化财经大学建设”的主题。
    三、组织机构
成立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教与学方法大讨论领导小组:
组 长:伍中信
副组长: 樊晓平 王焕清
成 员:王颖梅 陈灿军 全承相 王兴界   刘 征 刘纳新 王花球 张征宇 刘钟理   李德祥 刘铁明 钟奇江 刘 岗 欧阳秀雄  吴建国   谭 朔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教务处,办公室主任:王颖梅
各系部分别成立工作小组,由各系部负责人担任小组组长,教学副主任任副组长,各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以及相关任课教师为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组:
(1)综合指导组
组 长:王颖梅
副组长:李铁群  王跃军  田梦飞 
成 员:杨 健 罗四维  梁辉煌  谢 勍  汪小英 李小娟 王旭红 刘振强  吴建国  黄永军
工作职责:负责组织各阶段活动安排;成立若干指导组负责检查指导各单位(部门)大讨论活动,实时掌握指导单位(部门)的活动进展情况;协调校领导与各单位(部门)的联络沟通等。
(2)宣传工作组
组 长:刘 征 谭 朔
组 员:谭雄伟  戴 亮  陈志霞
工作职责:负责教与学方法大讨论校内外宣传以及“教与学方法大讨论网络专栏”建设,及时宣传报道各阶段工作进展情况,深入基层报道教与学方法大讨论的相关事宜。
(3)材料工作组
组 长:陈灿军
组 员:陈 波  刘安福  王庆辉
工作职责:负责学习材料选编,根据工作进展发布工作信息报道,汇集各系(部)意见建议,阶段总结,形成学校总结报告等。
    四、活动形式
(一)讨论内容
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如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如何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进一步推进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如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如何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
如何因材施教开展课程建设?
如何创新集体备课制度与作用?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开展课堂教学?
研讨式教学方法、手段及应用。
课堂教学课时减少后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课堂内外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课外教学组织形式与实效分析。
新教学环境下课程考试方法改革与创新。
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研究和实践。
基于课程改革下的考试考核制度改革。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控制。
(二)活动安排
1、专题报告会
学院组织专家对应用创新人才的内涵、培养模式的特征以及构建应用技术性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举措等内容作专题报告会。各系部结合报告会的内容以及下发的学习资料,采取集中传达与学习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讨。
2、课程建设研讨会
各系部要结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确定若干主要课程,组织课程教学改革讨论会。分析学院在转型期如何适应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本课程的要求,研讨本课程如何适应课堂授课学时要减少,教学内容不缩水,教学要求要加强的情况下,如何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地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任务,形成所有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3、学生主题班会
由学生处、团委组织部署,以各个班级为单位召开主题班会。各个系部要以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改革重点、难点与要点为指南提炼出相应的讨论主题,指导各个班级开展关于“学”的方法讨论。重点讨论面对新的教学环境学生如何开展自主学习与创新性学习,寻找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4、经验交流会
各系部选择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课程建设工作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的教研室、课程组或者教师个人介绍经验与体会、做法,发挥其引导示范作用。
5、教改研究征文与课题立项
学院在开展“教”与“学”方法大讨论的同时,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征文活动。2015年度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与教改征文活动实行联动并行。教改征文的选题以“教”与“学”大讨论的内容为基础,教改课题立项将在获奖征文中遴选项目开展深入研究。
    五、活动时间
教与学方法大讨论活动从2015年7月上旬开始,共分为五个阶段。第二阶段从下学期开始,每阶段为期一个月。
第一阶段:动员学习阶段。学校于7月上旬召开教与学方法大讨论动员大会,公布活动方案和总体要求。各相关系(部)成立领导机构,根据学校总体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活动规划,组织本系(部)职工认真学习。学习方式以集中讨论为主,多种方式并行,学校将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专题报告会,学习内容包括教育理念、政策法规、校本文件等,重点学习在新常态下如何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等。
第二阶段:讨论提高阶段。各系(部)在深刻领会国家、省文件精神前提下,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各系(部)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开展专题集中学习、讨论,积极为使我校教学管理、服务上层次,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上水平献计献策,找准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学校将组织专题讨论会,如本科教学工作中关于适应课堂授课学时要减少,教学内容不减少,教学要求要加强的教学方法改革专题讨论会;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专题讨论会;学生如何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专题讨论会等。各系(部)要紧密结合实际,并参照学院提出的指导性议题自行拟定本系(部)的讨论提纲,并组织不同层面教职工开展专题讨论会。每个层面的讨论会都要有一个或几个主题发言。
第三阶段:对照检查阶段。该阶段分为三个层面开展。一是系部班子层面,要按照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总结经验、凝练特色,重点查摆本系(部)在“教”,“学”,“教与学”三个方面等要进行改革的责任与实际教学工作之间的差距,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认真分析、研讨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教研室(课程组)层面,要深入查摆本教研室(组)在管理、服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三是个人层面,全体教师要结合学校和各系(部)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总结个人面对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作好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如何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对照教师的职业要求(规范),查摆自身不足,加强自身修养和专业素养,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
第四阶段:整改落实阶段。各系(部)要将教职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分类归纳、汇总,提出可行性建议。属于学校层面的直接上报领导小组;属于系(部)内部层面的要针对问题研究整改方案并上报领导小组;属于个人层面的要制定个人工作计划上报单位(部门);各相关部门要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制定相应整改方案,完善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上报领导小组。
第五阶段:总结验收阶段。各系(部)就活动总体情况,重点针对不同层面查摆的问题、整改措施、任务落实情况及保障机制等以书面报告方式提交到学校指导组,经指导组审查后交学校领导小组。学校适时召开全校总结大会。
    六、总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本次教与学方法大讨论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次活动,要将本次教与学方法大讨论作为2015年的中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系(部)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部署、抓落实,深入动员,扎实推进大讨论活动有效开展。各级干部特别是各系(部)的主要领导要在大讨论活动中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加强学习,亲自以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解读、学习政策、法规及校本文件等,深入开展研讨,努力带动本系(部)的教与学方法大讨论活动蓬勃开展。
(二)加强指导,全员参与,务求实效
全体教职员工人人都要认真参加活动、提高认识、查摆自身存在问题。学校指导组要深入到各系(部),并对教与学方法大讨论活动进行全程检查指导,各系(部)要精心研究并结合本系(部)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包括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课程组教研教改方向等等,保证学习时间和讨论质量,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确保讨论活动内容、人员、时间和效果,落实整改任务,扎实开展好教与学方法大讨论活动,确保能够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见到成效。
(三)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落实到位
各系(部)以及相关部门的广大教职员工要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和教与学方法大讨论活动的关系,确保大讨论活动和其他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确保通过学习整改,完善制度,确定有力的保障措施,真正能够使我院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都有新思路,人才培养质量有显著提高,能促进学院实现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