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

作者:宋美喆 编辑:袁冶 发布日期:2020-07-15 点击次数:

财政学专业始建于1952年,是我校成立时间最早的专业,也是是我校2010年升本后的第一批本科专业,2011年财政学被评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财政学被认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专业是我校财经特色鲜明的办学特色最突出的专业。

师资队伍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共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及以上高级职称教师7人,博士15人;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工程”人选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和湖南“芙蓉百岗明星”1人;财政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财政学教研室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研室”。

专业建设优势突出、成就显著。坚持学科引领战略,财政学为“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并是我校应用经济学省级一流特色应用学科的牵头学科。已相继建立湖南省财政经济与区域发展研究基地(重点)、湖南省财政与会计研究基地、湖南省地方财政研究基地、湖南省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研究基地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与省财政厅合建“湖南财政监督研究基地”。

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效果凸显。在教学方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革的联动推进。《财政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政府预算管理》《税收筹划》《中国税制》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近年来编写了财政部规划教材《纳税筹划理论与实务》、《财政学》等多部专业特色教材;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在科学研究方面,财税专业坚持高水平科研引领专业建设。近年来立项国家级课题8项,教育部课题3项,省级课题3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在CSSCI、CSCD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共获得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组织承办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财政学专业学科建设暨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等国内一系列大规模高级别财税主题会议。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质量稳步提升。本专业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奖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五年来共获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21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6项;“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12项,其中国家级三等奖1项;获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项。在 “航信杯”财税业务大学生联赛中本专业学生连续三年蝉联一等奖;在第三届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总决赛(财税组)中获得了本科组一等奖。近三年专业平均就业率达到85%。本专业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受到用人单位赞赏。

 


1594863372(1).png

2019年11月29日,中国财政学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基础理论暨财政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本专业长期以来坚持校地合作紧密,服务地方经济。升本前后均与湖南省财政厅紧密合作,密切对接地方财税系统需求,大批毕业生成为财税部门中高层领导与业务骨干。10余次研究成果得到财政部、省委省政府等主要领导批示,3项转化为地方政府法规等。

在科学研究方面,本专业坚持高水平引领专业建设。近年来围绕着“空间情景下政府财政行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规律研究”“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及其手段的空间经济作用研究”“政府资源分配及其效率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共立项国家级课题7项,教育部课题3项,省级课题3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在CSSCI、CSCD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共获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

本学科坚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互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设成效显著。建设有1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和20多个校外大学生学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奖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声誉好。

财政学专业学生在第三届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中荣获财税科技应用创新与运营管理赛项本科组一等奖。

专业研究方向:

(1)以新经济地理学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与方法为基础,运用非线性动态一般均衡理论,考察公共服务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间要素流动、公共服务需求弹性、以及公共服务提供的影响,探讨规范政府间纵向分权与横向财政行为的可能路径。取得的主要突破是立项了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省级课题,出版学术著作1部,在CSSCI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1篇。

(2)从非税收入、地方政府债务与竞争策略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不同竞争手段及其策略选择对资源空间配置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检验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空间经济效应。取得的主要突破是立项省级课题2项,在CSSCI以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

(3)以结果为导向,从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研究市场一体化背景下政府预算这一资源配置工具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检验政府预算分配政策的时空结构演化特征、绩效及其效应。取得的主要突破是立项省级课题3项,出版学术著作1部,在CSSCI以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