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近日,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发布《2022年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督查和调整情况的通报》,我校两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湖南省地方财政研究基地获评良好。
湖南省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是由省财政厅和我校共同建设的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基地于2012年9月批准成立,挂靠于我校,依托我校财政金融学院建设运行。我校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刘辉煌担任基地负责人,首席专家及主要学科带头人为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建民。基地以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为主题开展研究,近年来承担了系列国家和省级项目、省财政厅等地方政府和部门委托项目,形成了研究优势和特色,支撑了学校“应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两个学科成为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支撑了金融学专业和财政学专业建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支撑了税收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建成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三年基地共获得国家级研究项目8项、省部级研究项目21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软科学研究项目4项、地方党委、政府部门对策应用研究和企事业单位合作研究项目5项。基地举办开放式研究项目招标共立项13项。基地成员出版专著4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等发表报刊论文8篇,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SSCI 8篇,CSSCI 15篇,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9篇。成员成果获得了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等。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基地在成果运用、转化及升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共有6份咨询报告获得了湖南省省领导批示。基地与学校、财政金融学院及湖南省地方财政研究基地联合先后承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财政基础理论创新研讨会”“第四届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会议”等4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多次省级学术会议,先后邀请3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交流。基地已发展成为中部地区公共政策、经济发展领域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湖南省地方财政研究基地是由省财政厅和我校共同成立的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于2010年10月批准成立。基地挂靠于我校,依托我校财政金融学院建设运行。我校校长刘长庚担任基地负责人,我校党委副书记刘寒波担任首席专家及主要学科带头人。近三年,研究基地共获得国家级研究项目8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青年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研究项目9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2项,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2项,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1项,湖南省智库研究专项项目1项;承担其它研究项目16项、举办基地开放式项目10项。完成期刊论文79篇,其中在《财政研究》《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软科学》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CSSCI期刊43篇;在人民日报等权威报刊发文3篇;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等百佳图书出版社出版财税研究相关著作6本。获优秀成果奖2项,其中湖南省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转化5项,分别被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南省政府和湖南省省社科联批示并采纳。基地已发展成为我国财政研究领域科研与交流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