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财政金融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共产党员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杨开慧同志故居。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的这首写于1957年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
杨开慧,1901年11月6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追随毛泽东同志从事革命活动,在极为艰苦、险恶的条件下从事党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开展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中,杨开慧按照党的安排,带着孩子回到板仓开展地下斗争。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边界的地下武装斗争,努力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斗争整整3年。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面对穷凶极恶的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杨开慧坚贞不屈,大义凛然,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
从杨公庙、纪念馆到故居再到陵园,我们一一参观了关于杨开慧同志的事迹,她从小接受父亲严格的教育到跟随毛泽东一起为革命而奋斗,再到被捕英勇就义,仍为革命成功抱着坚定地信念,正是这些舍身革命,不畏生死的先辈,才有我们现在的中国。这就是一个民族的不屈的脊梁崛起的标志。
通过参观学习,让我们在心灵上受到了洗礼,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后来者,应该在新的历史潮流中继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和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本职工作中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扎实工作,为学校2017年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