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作者:李鑫 摄影 谭慧烨 编辑:张文 发布日期:2024-01-24 点击次数:

20241月20日,湖南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科技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会议分为开幕式和理论研讨两个阶段。开幕式由湘潭大学商学院院长韩雷教授主持。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校长、学会会长刘长庚教授致辞。刘长庚教授从学校发展历史沿革、教学与人才培养、学科与专业建设等多方面介绍学校取得的长足进步。希望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常来学校交流指导,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会和学校的建设发展。

刘长庚代表学会、学校致欢迎辞

副会长兼秘书长欧定余教授总结2023年度学会工作,分别从持续加强党建工作、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主动开展科学研究以及积极投入社会服务活动等多方面进行工作回顾。韩雷教授宣读会议论文评选结果,并对获奖论文作者表示祝贺。湖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贺建湘表示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积极探索金融强国的湖南模式。

湖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贺建湘

理论研讨阶段由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刘辉煌教授主持。

刘长庚教授以《科技金融三大问题》为题,阐述为什么要发展科技金融、五大金融关系以及成熟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提出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强化科技金融风险管控工作以及完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戴建军以《高质量金融供给服务高水平科技企业》为题,结合建设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实践,阐述科技信贷面临“评价难”、“评估难”和“转让难”,分享建设银行面向科技型企业授信的“投贷联动”经验,积极探索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可行道路。

湘潭大学商学院院长韩雷教授阐述科技金融和科技型企业的五个观点,一是高度不确定性下科技金融的发展模式,基础科学的研发需要政府引导,产业化阶段才是金融业介入;二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新创企业,并不是成熟企业;三是科技金融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包括高校、企业和政府;四是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不一定是全国性金融机构,更多是区域性金融机构;五是需要构建包容性制度和文化以及容错机制建设。

湘潭大学商学院教授楚尔鸣教授以《结构性货币政策能有效促进科技金融》为题,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尽管在支农、支小、绿色发展等方面有促进作用,但对经济结构调整收效甚微,提出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科技金融的建议。

湘潭大学商学院谭燕芝教授以《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为题,阐述中国农民收入与美国农民收入差距较大,涓滴效应未发挥作用,农民缺乏抵押物造成金融抑制,需遵循农村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和要素禀赋,财政扶贫不具可持续性,需要构建“输血”成“造血”的转变机制。

 

湘潭大学谭燕芝教授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刘辉煌教授以《科技金融赋能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为题,全面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科技强国的现状,阐述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现象与国外差距,提出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的对策建议。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刘辉煌教授

自由发言环节,湖南大学社科处处长、学会副会长侯俊军教授,湖南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刘名祝副主任,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总经理郝建平,湘江新区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邓路,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张松彪副院长,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田龙鹏博士,湖南城市学院研究生处孙倩处长,湘潭大学商学院李海海教授,湖南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王征宇调研员紧密围绕“科技金融”“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科创中心建设”等分享学术和实践的真知灼见。

 

湖南大学社科处处长、学会副会长侯俊军教授

本次会议得到了政企学研等多家单位的鼎力支持,有效地提升研究会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会议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科技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力量,也为金融强国的湖南模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湖南省社科联、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湖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中国建设银行湖南分行、中国人民银行湖南分行湘江新区农商行、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城市学院以及我校教师以及与湘潭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博士研究生代表6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