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经济地理学院的讲台上,青年教师戴迪用她的专业与热忱,书写着新时代教师的育人篇章。这位90后中共党员以创新教学、暖心育人和严谨治学的三重奏,诠释了“师德”二字的深刻内涵。
课堂革命的先行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气象与气候学》课堂上,她独创“文献阅读课”,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前沿科研案例相结合。当学生们发现通过气象干旱指标探究过去气候的演变规律及影响机制,能够从能量、动力角度剖析一场降水的由来……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让她倍感欣慰。更令人惊喜的是,这种教学模式催生了多个科研小组,激活了学生无限的探索欲。面对新课《遥感技术概论B》的教学挑战,她主动请缨代表学院参加校级教学竞赛。同事们记得她深夜伏案备课的身影:“新课参赛风险很大,但她说‘总要有人代表学院参赛,再难也要啃下来’”。
成长路上的点灯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星辰”。她特别关注贫困生的成长,从大一职业规划指导开始,不定期谈心、问询学习情况。当这个勤奋的姑娘同时捧回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级二等奖学金时,她比谁都激动:“教育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见证生命的绽放。”
在竞赛指导中,她带领学生斩获职业规划大赛校级银奖、铜奖,组织队伍参与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全国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学生感慨:“老师总说比赛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突破自己,但每次备赛她都陪我们改文本到凌晨。”
学术殿堂的守门人。作为系主任,她严守“今日事今日毕”的工作准则,全年保持教学管理零差错记录,用责任担当起全系老师的服务者。在学术道德方面,她坚持“双严标准”:指导学生论文时,连一个数据来源都要反复核实。有学生因引用不规范被退回修改多次,最终却感激地说:“老师的严格让我真正懂得了学术尊严。”
从教以来,戴迪始终践行着“三心”准则:教学创新有匠心,学生成长有爱心,学术坚守有初心。正如她在师德评价表中的自述:“教育是心与心的共鸣。”这份对教育的赤诚,正化作春风细雨,滋养着一批又一批学子拔节成长。